浅论《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浅论《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ID:31169513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浅论《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_第1页
浅论《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_第2页
浅论《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_第3页
浅论《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_第4页
浅论《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几何画板》与初中数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  新课程标准认为,学生是数学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学生的学习应是发展学生心智、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师要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识、能力并重。在初中几何、函数内容的教学中,适时使用《几何画板》,会为达

2、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使用《几何画板》,直观、迅捷,便于理解,有利于帮助学生丰富形象思维,形成逻辑思维,增强数学想象力。在使用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编辑图形或同时打开多个图形,便于对比,便于总结规律,便于系统掌握知识,举一反三,机动性强,能极大的增大课堂容量,对教学有很大促进作用。  一、《几何画板》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导灵性,启迪智慧,培养创造力。5  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在课堂上象英语、语文等学科,通过表演、播放音乐、影视等,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绝大多数情况下,

3、是教师做好课件在课堂上播放,变化余地不大,过于突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作为教育主体的地位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一旦学生提出与教师设计思路不同的想法时,教师无法对课件进行及时补充和变动,整个教学就容易机械、僵化,甚至措手不及,师生的互动就不流畅。  利用《几何画板》却可以很快制作出所需要的图形或图像的变例或动态效果,当移动某些点时,图形改变,出现最佳的视角,最好的直观性,最多样的启发性,让学生观察图形、图像的变化过程,找出联系、区别,发现规律。在函数的学习中,每个参数都可以在演示过程中设定变化,函数图像可以被演示得淋漓尽致,学生

4、们能充分感受到由“量”到“质”的渐变过程。书本上的死的、静态的图像,在演示中变活了,通过观察,大家对图像就会有完整、丰富的体验,也培养了学生的连贯性、整体性思考能力。《几何画板》形象地体现了数学知识、数学思考的动态性,对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能力,求异思维能力,一定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已知AB∥CD,以左第1个图为基础,要求说明∠ABE、∠BED、∠CDE之间的关系。通过拖动点E,形成了后几个变化。这个过程,使学生头脑中对分类思考的数学思想有了非常感性的认识。左边第1个图,还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

5、作更多的变化,总结出不同的结论。这样,过去要分几次做的习题,一次就完成了,可谓是举一反“n”5。由于操作简单,同学们都有自己尝试一下的欲望,兴趣大增。更重要的是,通过老师的引导,同学们知道了,这几道题,其实是一道题,它们之间是亲戚,有血缘关系,于不知不觉中渗透了要留意题目之间、解题方法等的内在性联系的思考习惯,强调了数学需要联想,为更高级思维能力的形成作了铺垫。在平时的授课中,我经常做这样的设计、尝试,通过运动图形上的某些点、线,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测和验证,激发、诱导他们,从而加深对图形的感性认识,提高理性分析力,发挥学生的

6、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效果都特别好。  二、《几何画板》为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图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可开发、提炼、升华教材。  《几何画板》能让事先给定的所有几何关系、函数关系,在动态过程中都保持不变,这种动态性和形象性常常会让学生感到,图形在变动中有了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的“新”情况。我们教学中常见的一题多解、同题异图、图似而题异,在《几何画板》里,通过简便而经济的操作能很快实现,更容易体现分类思考、类比、对比等重要的数学思想,拓宽了参与者的思路,使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处于激活状态。举例如下:  (一)已知菱形ABCD中,∠A

7、=1200,点E在边AB上,从B向A方向运动,点F在边AD上,从A向D方向运动,试判断△EFC的形状。(苏科版课本习题)  这是平行四边形这一章中的习题,开始让同学们做的是左边图,紧接着用  鼠标推动点E在直线AB上从B向A方向运动,左图就变化成了右图,条件与要求不变。显然,这样的训练,对动态意识的培养非常必要。  (二)如图,AO⊥BO,OP平分∠AOB,点P是射线OP上的一点(不与点O重合),∠MPN=900,两边分别交OA、OB于点M、N,请说明PM、PN的大小关系。5  右图与左图实质是图异题同,这个图的应用与引申很

8、多,有时也被包装成另外的呈现方式,但本质没变。  (三)如图,△ABC中,AB=AC,点D是底边BC上的一个动点,DE⊥AB于E,DF⊥AC于F,BG是腰AC上的高,试探究DE、DF与BG的关系。  将点A向下拖动,使顶角A由锐角成为钝角,左图就变化成了中间的图了,如若拖动点D在BC上运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