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太康道情戏现状及音乐特征初探

河南太康道情戏现状及音乐特征初探

ID:31166435

大小:10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7

河南太康道情戏现状及音乐特征初探_第1页
河南太康道情戏现状及音乐特征初探_第2页
河南太康道情戏现状及音乐特征初探_第3页
河南太康道情戏现状及音乐特征初探_第4页
河南太康道情戏现状及音乐特征初探_第5页
资源描述:

《河南太康道情戏现状及音乐特征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河南太康道情戏现状及音乐特征初探  摘要:河南太康道情戏是黄河流域地方稀有剧种之一,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近年来太康道情戏生存出现了巨大的危机,太康道情戏的兴衰过程正是中国地方戏曲发展的一个缩影。太康道情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强烈的生活气息和朴实无华、生动细腻的艺术风格。它的板式多样,使用灵活,唱腔变化丰富,尤其是演唱中衬词、花腔和“弹舌音”的使用和富于特色的伴奏乐器,构造了太康道情音乐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魅力。  关键词:太康道情;现状;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J617.5  太康道情戏是

2、稀有地方剧种,流传于黄淮西部,1957年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道情剧团的成立为其正式确立名字的主要标志。此前,民间叫做“坠子嗡”,或者“蛤蟆嗡”,1926年以前也用过“五阳调”或“五祥调”5之的名字。太康道情戏因为演唱时需要用地方方言,形成的唱腔音乐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和风格,其地方方言和独到的唱腔特色使它与南北方道情区别开来,作为一种长期流行的一种古老曲艺形式,它起源于道教音乐,明清朝后期,中国封建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带动了各地方戏曲剧种的兴起。道情在这个时期广泛吸收了地方

3、民间说唱艺术和民间小曲甚至还有吸取精华,开始了新的变化和变革,同时确立了它在戏剧说唱的艺术地位,进入规范化、专业化的状态。在这一文化背景下河南周口太康县道情顺利产生。  一、太康道情戏现状  河南周口市太康县于1957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道情剧团――太康道情剧团,1992年参加国家文化部组织的全国“天下第一团”稀有剧种汇演,获得八项奖项,被授予“天下第一团”的称号。至今该团仍常年演出,目前该剧团作为唯一的一个担负着地方性稀有剧种太康道情戏薪传的历史重任。2006年6月太康道情戏被列为国家首批非物质

4、文化遗产名录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很少有文献记载,而且许多剧目也由于疏于搜集和整理而失传。近些年来太康县各乡镇以前建的剧院,也几乎全部被拆掉或封闭了,由于失去了县城的演出市场,就连县城唯一的一所大剧院也门庭冷落。  自从2006年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后,国家也给了一些优厚的政策。加强了对地方稀有剧种的保护。但是,目前剧团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演员素质普遍较低。而且由于剧团经济状况不太稳定,在演出旺季每天都有几场演出,但是一到演出淡季,演职人员的工资不能保证,况且常年

5、下乡演出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使得不少演职员难安其业。  二、太康道情戏音乐特征  1、太康道情戏音乐的板式类型  太康道情戏亦属梆子声腔系统的板腔体,重唱轻白,擅长喜剧,常以“三小戏”5为主要表演形式,形成了轻歌曼舞的艺术特点。正是这一特点,使太康道情戏在其唱腔音乐上,有着异常鲜明的别具风格的地方化声腔特色,进而影响到它的演唱也具有与众不同的韵味,多以本嗓演唱为主。其唱腔都是在上、下两个乐句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形成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板式类型:  (1)(铜器垛)板类(分为(快铜器垛)和(慢铜器

6、垛)又称(二八板)。曲调比较自由,板式由一板一眼组成,唱腔大都是眼起板落,它的特点是主音重复,基本结构多为两句体或两句体的变化形式。  (2)(慢板)类旋律较自由舒缓,常常将太康道情戏音乐的基曲本调或板式进行延伸扩板、加花增音,使其在速度上相应减慢,使其基本曲调的一板一眼演变成一板三眼,在唱腔上具有了抒情性特征。  (3)(非板)类(哭腔)是这类板式中主要声腔,曲调悠长,字少腔多,拍节自由,无板无眼,专用于表现哀怨伤感的情绪。(倒板)也叫(导板),近似豫剧的(栽板),专用于唱段的开始,起着引导散

7、板唱腔的起腔作用。  2、太康道情戏音乐的调式结构分析  太康道情戏的音乐结构简练,发展手法单纯,但在“调发展”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太康道情戏音乐板式与音乐的调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其产生于具有文化过渡特征的淮河流域,因此,在旋律的构成上就包含了五声、六声和七声三种音阶。  (1)单一调式的声腔类型5  所谓单一调式类型的声腔是指,无论声腔采取多么复杂的结构来满足音乐戏剧性的手法,但单从调式结构来看,它是属于一个调式结构起来的曲调。由五声框架为基础构建起来的单一调式声腔类型。太康道情戏的五声性曲

8、调的构成,是把宫、商、角、徵作为主要的构架音,中间穿插羽音,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是羽音在宫、商、角的下方,徵音在宫、商、角的上方,由此而形成了以宫、商、角为中心,徵、羽为装饰的曲调特征。这类声腔类型是太康道情戏中最常见的构曲手法之一。  (2)由调发展形成的音乐曲调复杂化的调式类型:综合调式性结构的声腔类型。两个非同宫系统调式构建的曲调是太康道情戏比较多见的一种类型。也是其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构曲手法之一。一般来说,大多数的太康道情戏音乐是用两个非宫系统调式音阶综合起来的一首曲调,主要是以清角或变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