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鄂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

湘鄂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

ID:21448091

大小: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2

湘鄂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_第1页
湘鄂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_第2页
湘鄂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_第3页
湘鄂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_第4页
湘鄂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湘鄂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湘鄂花鼓戏音乐特征的比较研究:湖南。以在洞庭湖之南而得名。唐属江南西道和黔中道,后设湖南观察使,为湖南得名的开始。宋代称之为湖南路;元设岭北湖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南省,省名延续至今。湖北,以在洞庭湖之北而得名。唐属江南东道、淮南道和山南东道;宋代称之为荆湖北路,简称湖北路,为湖北得名的开始;元设江南湖北道;明属湖广省,后改省为湖广布政使司;清分湖广省置湖北省,省名延续至今。湖南和湖北在战国时期均属于楚国的地界,其地理位置相联,语言差异不大,自然气候类似,因此,在地方戏剧的形成

2、和发展过程中,具有很多的共同性和相似性,本文主要以湖北荆州花鼓戏和湖南衡阳花鼓戏的音乐特征为比较研究对象,力争探究其发展传承的相似性和各自的独特性,以便更好地促进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关键词:湖北;荆州花鼓戏;湖南;衡阳花鼓戏;音乐特征;比较研究    本文为湖南省衡阳师范学院科学研究项目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8A16    荆州花鼓戏是湖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花鼓子”“沿门花鼓”“天沔花鼓戏”等。它是明末以后在江汉平原传统的地方民俗小戏——“三棒鼓”“踩高跷”“采莲船”等民间

3、演唱形式上不断吸收其他剧种的剧目、声腔和表演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乡土戏曲,流行于原荆州所辖各地区,波及邻近的鄂南和湘北等地。  衡阳花鼓戏是湖南省的主要地方剧种之一,旧称“衡州花鼓戏”,是一种流行于湖南省湘南地区的民间小戏剧种。在衡阳地属各地对此民间小戏的称呼不同,在衡阳、衡南、耒阳、常宁地区被称之为“马灯”;在攸县、茶陵地区被称之为“地花鼓”;在安仁地区被称之为称为“花灯”;在永兴、江左地区被称之为“花灯”;在江右地区被称之为“唱调”。1954年,湖南省文化局将其命名衡阳花鼓戏。在1983年编修《中国戏剧志·

4、湖南卷》时,正式定名为“衡州花鼓戏”。    一、荆州花鼓戏和衡阳花鼓戏的历史溯源及“地态”比较    荆州花鼓戏的历史源流缺乏文献记载。其起源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在清道光年间的沔阳州(即现今的仙桃、天门、潜江一带)闹年的花鼓、采莲船、莲花落、敲碟子等民间歌舞与“一人唱,众人和”的“薅革歌”为主流的“田歌”和“三棒鼓”“渔鼓”“道情”等民间说唱,共同构成了荆州花鼓戏的源头。  衡阳花鼓戏的历史起源最早在南宋时代,史籍上就有“州民为百戏之舞”的记载,衡阳花鼓戏的形成与江南地区的民间小戏——“灯会”“采茶”“傩舞

5、”联系十分紧密。衡州花鼓戏的雏形是一种叫“车马灯”的民间歌舞,由一丑一旦表演,后来增添了说白和故事情节表演,形成一丑一旦的“二小戏”,用呐子伴奏。再后来又产生了小生角色,发展为以“三小戏”见长的衡州花鼓戏,据说“三小戏”在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非常流行。最后由“三小戏”发展“多角戏”。衡州花鼓戏的最终形成年代现在已经找不到确切记载,据推断应该是清朝后期,大约是在清同治年间。  由以上分析可见,荆州花鼓戏和衡阳花鼓戏的起源有两大相似之处:1.都于传统民间歌舞小戏。2.都由“单体表演”逐渐发展成为“多体表演”。  笔

6、者认为,荆州花鼓戏和衡阳花鼓戏起源的不同之处则在于“地态”的不同。“地态”即地理形态,荆州处于湖北中部,地势平坦,多水无山,良田颇多,俗称为“江汉平原…鱼米之乡”。平原和多水的地态,决定了传统的荆州地方小戏均以其“平原多水”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创作出利于在平原地区和多水地区生活和劳作的民间歌舞。例如:“采莲船”“莲花落”“渔鼓”等,大都表现“采荷”“采莲”“捕鱼”等在水中劳作的场景。而“田歌”“打夯歌”等,也大都表现在稻田里劳作时的场景。  衡阳因地处南岳衡山的南面而得名,它位于湖南省中南部,湘江中游,地势从西

7、南向东北倾斜,除部分山地海拔1000米以上外,大部分为岗峦起伏的丘陵地,山多田少。而丘陵的地态,决定了传统的衡阳地方小戏,均已其“山多田少”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创作出体现山间劳作和生活的民间歌舞。例如:“采茶戏…灯会”等大都表现在山间劳作的场景。由于南岳衡山的宗教祭祀比较发达,因此,在衡阳的地方小戏中也出现了表现祭祀活动场景的“傩舞”“傩戏”等。因此,笔者认为,荆州地区和衡阳地区的地态决定了荆州花鼓戏和衡阳花鼓戏的起源方式、表现样式和内容形式。    二、荆州花鼓戏和衡阳花鼓戏的发展过程比较    荆州花鼓戏的

8、发展大体上经历了“田园萌芽”和“草台发展”两个阶段。清朝道光年之前的时期被称为荆州花鼓戏的“田园萌芽时期”。“田园”即“田地”也,楚人好耕亦好歌。在江汉平原,乡人裁种劳作,打材薅草都有歌。其中薅草歌是普遍流行的一种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特殊的歌唱形式。薅草歌演唱内容丰富,曲牌也随之多变。旧时“花鼓子”又叫“沿门花鼓”。“沿门”乃乞讨的别称。有文载:“穿街过市流浪苦,沿门乞生唱花鼓”。这一时期称之为荆州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