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63943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发挥多媒体网络资源优势,优化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发挥多媒体网络资源优势,优化农村初中作文教学 摘要:研究、探索了多媒体网络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要充分发挥网络教育资源的优势,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资源;课程整合;作文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彻底改变了农村初中以往一块黑板、一支笔、一本书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特别是近几年采用了多媒体网络教学,实现了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作文教学方面,我们也进行了大
2、胆的探索和尝试。 传统的作文教学让学生害怕写作文,不愿意写作文,写出的作文不是干吧无味,就是缺乏真情。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的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它信息储备量大,教学过程具有交互性、可控性、协作性和开放性以及学习资源独特的共享功能等优势,为学生作文材料收集、交流合作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因此,我们大胆尝试将多媒体网络环境引入了作文课堂,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一、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开展网上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素材是学生写作中遇到的主要难
3、题,阅读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源头活水”4。作文写得好的学生一定是喜欢读书的学生。 丰富的网络阅读资源有着其特有的优势,网页图文并茂,有声有色,适合青少年年龄特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尝试指导学生网上阅读。课前,教师了解网上资源,把适合学生阅读的内容相关的网站“收藏”下来,有时在计算机网络教室师生共同阅读,有时推荐给学生课下上网阅读,并写出阅读感受,互相交流。如,在学习名著阅读《朝花夕拾》时,我推荐学生上网阅读《父亲的病》《无常》《范爱农》《五猖会》等文章,并结合课本教材中
4、《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等文章谈阅读感受。有的学生还自己上网阅读了鲁迅先生的《狂人日记》《鲁迅自传》等文章,查找了有关鲁迅的资料,对鲁迅进行专题研读,更深的去阅读了解鲁迅。学生作文《我心目中的鲁迅》,材料翔实,具体可感,一篇篇佳作脱颖而出。 人教版八年级有一个以“爱”为主题的单元,收录了反映人间真爱的文章。学习完这一单元后,让学生模仿《背影》,以“父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提前一周布置题目,要求学生除观察自己的父亲,积累生活素材外,还要学生上网查找阅读有关“父爱”的文章。于是学生阅读了《父爱昼夜无眠》《
5、拐弯处的父爱》《永远的父亲》《父亲的心》《父亲的信》《爸爸,原谅我》等文章,深深体会到父爱的深沉与伟大。 二、巧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情趣4 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写作,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教师课前也搜集大量的图文、视频资料,做成课件,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与深沉。一曲《我的父亲》将学生带入课堂,学生静静地欣赏着一幅幅画面,听着一个个父亲的故事,学生被感动了,有的竟然流下了眼泪。这时,教师趁热打铁,因势利导,让学生讲述生活中自己父亲的故事。然后选取感人的场景、动人的细节进行写作。阅读的积累,情感的铺垫,
6、学生自然的感情流露笔端,写出的文章有血有肉,真挚感人。 三、完善作品,网上发表,交流展示 学生利用课内或课外的时间,根据教师和学生的批改意见,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加工锤炼,不断完善。然后发到班级博客中或上传到自己的空间,把自己的成果呈现在网络上,让更多的人去阅读评点交流,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自信心,激发继续写作的欲望。学生越来越喜欢作文,越来越喜欢作文课了。 通过多媒体网络资源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让我明白,学生的作文不应被限制在教材和课堂上,应该呈现出多形式、多题材。如,鼓励学生写网上日记、在网上
7、发帖子、登录论坛展开讨论等,都是提高学生作文素养的良好形式。 多媒体网络资源给我们的教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但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教学,应当注意恰当地使用,不能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必须让多媒体服务于语文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主动学习意识结合起来,与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结合起来,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结合起来,让语文课堂多一些“语文味”。另外,对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资源多加指导。开放的、丰富的网络学习资源无疑是一笔相当宝贵的财富。但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与恰当选择的能力,容易沉迷在网络游戏中,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利
8、用网络资源学习的教育与指导,帮助学生筛选网络资源。4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是改革教育模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应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实现大语文教学。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编辑韩晓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