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158714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7
《赏识教育与班主任幸福指数的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赏识教育与班主任幸福指数的关系 [摘要]当今社会,幸福指数已经成为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而身处教育基础阶段的广大小学班主任们,幸福指数却呈现下降趋势,成为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障碍。而赏识教育的出现,能够与班主任幸福指数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循环,从而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赏识教育;小学班主任;幸福指数;关系 幸福来源于个人对现实生活的一种主观反映,它既关系到个人生活的客观条件,又受到个人需求和价值的主观影响。而幸福感正是由这些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个人内心体验。在这个基础上,幸福指数就成为衡量这种内心体验度的客观指标。
2、一、小学班主任幸福指数危机 1、幸福指数浅论 每个人的幸福各不相同,但深层本质上的幸福感是存在一致的。人们所苦苦追寻的由快乐和意义结合而成的幸福,正是以幸福感作为衡量标准的。作为一种心理满足,在客观物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幸福感是相对稳定的。幸福指数就是把这种主观但相对稳定的幸福感作为衡量对象,得出的一种相对客观的量化指标,是社会群体对个人生活满足度、内心满意度和个人价值感的有机结合。 2、小学班主任幸福感缺失现状4 近年来,小学班主任的待遇水平虽然有了明显改进,但幸福指数却不容乐观。一段流传甚广的班主任博客里的话,相当有代表性:“当上班主
3、任后,我的幸福指数直线下降。有那么多的事情,让我苦恼、烦心、找不到快乐;每天改不完的作业,语文组活动一拨又一拨,而作为语文组教研组长,又是班主任,更是马不停蹄地组织各种活动的开展,还要联系家长,教育学生,处理各种矛盾。每天穿梭在“钢筋水泥森林”里,时刻提心吊胆,生怕学生出事,生怕家长不满意,生怕成绩落后。人间真情已经渐渐消失,幸福感已经离我越来越远。” 总之,现今部分小学班主任幸福指数下降,幸福感缺失,直接来源于工作压力大,根本上则是个人在教育理想与教学现实之间产生的差距。显而易见,这种现象如果持续蔓延,对我国的小学教育质量以及整个教育界的可持
4、续发展,都将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当务之急,就是让我们的小学班主任幸福指数涨上去。 二、赏识教育和小学班主任幸福指数 有道是:不幸的生活千千万,幸福的生活却只有一种。将这一道理引用小学班主任的幸福感上也是如此。老师的责任就是教书育人,不幸福的老师或许有千万种,但幸福的老师只有一种,那就是班里学生在自己的教育下得到很好发展的老师。因此,如何提高小学班主任的幸福指数,可以归结到一点,那就是如何更好的改进老师的教学方法,如何更好的提高老师的教育质量。我们都把老师比作园丁,相信当一个园丁面对满园盛开的鲜花,一定是笑着的,在那一刻,这位园丁一定是幸福的。而
5、赏识教育理念的出现,恰当其时。 1、什么是赏识教育4 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成功教育,是一种教学生学说话、学走路的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主要通过对学生的优点进行欣赏和赞扬来进行教育,通过鉴识学生的才能来增强其自信心,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意志等来进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通过用赏识的心态对待学生,充分认清学生的不同才能并加以培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将老师的期望转变成学生的目标,使每个学生的优点得到迸发,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农民如何对待自己的庄稼,决定了庄稼成长的命运;家长如何对待自己的孩子,决定了以后孩子的一生。赏识教育就是基于这样一种
6、理念,是一种生命教育,是一种用爱心浇灌的教育。每个人都渴望得到赏识和尊重,得到理解和爱,这是人性中最根本的需求。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们如此,作为成人的小学班主任们同样如此。通过赏识教育,学生得到承认和鼓励,特长得以发挥,兴趣得到培养,个性得以张扬,理所当然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提高学习质量,提升班级的整体状况。仅此一点,就可以解决小学班主任们的最大难题,让老师们的付出得到回报,平衡好工作压力,处理好教学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自然而然,可以解决那些影响幸福指数提高的不利因素,提升自己的幸福感。 2、赏识教育和小学班主任幸福指数的双向互动4
7、赏识教育需要老师以对学生的爱为前提,以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宽容为基础,以信任和激励等为手段,充分认识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实现学生积极健康的良性发展,是素质教育指导下的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这里包含两个要点:首先,赏识教育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方法。作为一种理念,赏识教育要求老师对学生持有一种赏识的心态;作为一种方法,赏识教育需要老师通过各种润物细无声的具体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对学生的爱。其次,在赏识教育指导下,老师和学生没有主客之分,都是赏识的主体和发展对象。 参考文献: [1]邢占军,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M]。北
8、京:人民出版社,2005。 [2]周弘,赏识你的孩子[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 [3]崔学鸿,赏识教育初论[M],合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