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

ID:31142777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_第1页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_第2页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_第3页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_第4页
资源描述:

《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初中语文教学中“主问题”设计的思考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若想利用一堂课囊括诸多内容,则难免会提出一些琐碎的问题,结果往往导致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很短暂,也容易逐渐失去深入解读的兴趣。对于稍显粗糙的问题,学生的应答肤浅、简短,答完之后思维也似乎就此中断,至于后续探究当然更是无从谈起。对于零碎的问题,学生也不容易把握文章要旨,造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局面,从而影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种提问的方式,使学生的思维活动缺乏主动性,只是一味地在被动作答,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抑制,最终还是不利

2、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在我自身的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类似的困扰。所幸我接触到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提出的“主问题”式的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新理念。相对于课堂上随意的连问、简单的追问和习惯性的碎问而言,主问题指的是课文研读教学中能化解文章重点和难点,能够激活学生兴趣和思考,或者能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的提问或问题。它要求教师用关键性的提问或问题引发学生对文本更深入的阅读思考和讨论。我在学习这一理念的同时,也在尝试一些“主问题”设计方面的做法。  1.从文章的题目入手4  文章题目往往包

3、含着不少信息,而且它可以说是文字中视觉冲击最大、吸引力最强的,从开端入手应该会让学生的思维活动保持在较好的层面上。如:对《济南的冬天》一文的教学,在学生充分预习后,我提出了主问题:济南的冬天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从哪几个角度具体写出济南冬天暖和安适的特点?作者对济南的冬天抱着什么感情?你是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学生就此深入阅读课文,通过个人自学和小组讨论后一一得到解答。  2.从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入手  在某些作品中,人物性格特点的赏析必不可少。但是若单刀直入设问,未免过于生硬,且对于学生来说,也不易找

4、到从所述事件中把握人物性格这一突破口。我在教《我的母亲》时,就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你认为胡适母亲的教子方法好不好?请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看法莫衷一是,讨论也很热烈,进而形成了正方(好)反方(不好)对峙,正方说:身教重于言传,作者的母亲是传统的旧社会“母亲形象”的代表,教会了我待人接物的和气,能宽恕人、体谅人,在学习上督促“我”勤奋、守时,做人上能严格地反省吾身,等等;反方说:作者的母亲深受封建礼制的毒害,在教育子女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扼杀了作者的音乐和绘画的爱好,还进

5、行体罚……在双方观点的冲突中学生的思维活跃了,也看到了一个个性鲜明的母亲形象。  3.从对课后题的提炼入手  课后的“研讨与练习”板块可以说是集中体现了课文的重、难点,或多或少能给我们一些主问题设计方面的启发。如《背影》这篇课文的课后习题:课文结尾写到作者读父亲的来信,又见到父亲的背影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到,这是什么原因呢?于是提炼出主问题:作者此时的心情与之前写父亲的背影有什么不同?揭示含着泪想到父亲对自己的许多好,想到父亲的背影,所以这一处“背影”4是在晶莹的泪光中见到的。学生顺着此问题就能够

6、感悟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4.从学情入手  读书应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现实感受与书相融相通,认真体会后作出更深层次的探求。适当运用这样的读书方式,可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感悟。此种情况下,主问题设计的切入点就巧妙地扣住了学生的情感点、兴趣点,学生自主研读活动于是得以高效的开展。  如在一次省级公开课上,一位教师执教沈复的《童趣》一文,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切入点,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兴趣特点设计了两个主问题:1.你对哪一部分最感兴趣,说说理由。2.你认为文中哪个段落或句子写得最精彩,加以

7、赏析。文中有很多充满趣味的情景可以触发学生对童年生活的回忆,打开了学生的兴趣、情感体验库,因而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教学效果良好。  5.从关键词句入手  叶圣陶在《苏州园林》的第二段道出了苏州园林的总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句领起了下文中。  我利用这句话设计一个提挈全文的主问题:下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这个特点?这样,学生在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很自然地明晰了本文的结构。4  总的来说,语文教学中的主问题设计就是用精当、少量、灵活的问题简化教学思路,

8、激发学生思维,使教学过程纯粹、明晰而又不失深刻、细腻。这种设计方式将时间给予了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上主动地去阅读课文、思考课文、理解课文,进而获得鲜活的知识并且运用自如。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责任编辑韦淑红)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