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论语》看道德教育的理想人格

从《论语》看道德教育的理想人格

ID:31130243

大小:10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6

从《论语》看道德教育的理想人格_第1页
从《论语》看道德教育的理想人格_第2页
从《论语》看道德教育的理想人格_第3页
从《论语》看道德教育的理想人格_第4页
资源描述:

《从《论语》看道德教育的理想人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论语》看道德教育的理想人格  内容摘要:我国传统的道德教育以“正义君子”为理想人格和培养目标。孔子一生将培养“志于道”的君子作为自己的终身目标,从而《论语》中对君子观的内涵有清楚定义,阐述了君子为知命的人;以天下为己任,忧道不忧贫的人;深明大义,修养深厚,心怀坦荡的人;知识广博,文质兼备,德行超群的人。同时,《论语》还从言行一致、教育环境、自主学习、内省自察四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塑造理想人格的方法。  关键词:《论语》君子道德教育  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见之久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论语?述而》)正因为如此,“君子”成为中国古代道德观念中最现实的道德教育主体,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理想

2、人格运用最为广泛的词语。中国古代许多思想家和教育家分别从不同角度阐发过自己对于“君子”的理解,而孔子作为我国古代最杰出的道德教育先哲,其观点应该是最具代表性的,故这里仅以孔子的观点为例。一部《论语》中,君子是仅次于仁的重要话题,出现107处。  一.君子的内涵  君子是顺天而行,知命的人。《论语》开篇提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蕴含着知命思想,何谓“命”?“命”4是天所主宰的必然性。倘若学有所成,也不被人知,依旧不会心存抱怨,这样的人才可以算得上君子。在君子眼里,学习在己,知不知在人。这是一种消解名利的“自在境界”。在《论语》最后一章,孔子提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3、也”(《论语?尧曰》)遥相呼应,如“知命”,则会“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君子是以天下为己任,忧道不忧贫的人。孔子将君子与道融为一体,认为君子应以道的实现为人生目标,他说:“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在众人多追求种田和做官两种出路之时,孔子认为君子就应高瞻远瞩,不应刻意追求这两出路,应谋求学道行道,不谋求衣食。“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论语?学而》)。  君子是深明大义,修养深厚,心怀坦荡的人。在道德修养问题上,孔子通过君子与小人对比的方式,反复阐释出君子的形象。“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4、》)君子能团结人,却不拉帮结伙,能不拘泥于小圈子,对人同等,一本于公。与小人拉帮结伙,一本于私相比,根本差别在于“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君子易于摆脱私心杂念,一切以义理行事。  君子是知识广博,文质兼备,德行超群的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在孔子的文质见解中,“质”指孝悌忠信仁义等人的真实本性,“文”指诗书礼乐等外在的文饰。意思是说,内在的真实本性多于文采,未免略显粗俗;外在的文饰多于内在的真实本质,未免浮夸虚伪。孔子教育弟子成为君子的内容是“文行忠信”,认为君子不仅应行孝悌忠信仁义,同时还应“博学于文”,受诗书礼乐熏陶。“君

5、子应既藏朴素天性,又具良好文化修养,达到“文质彬彬”4才能成为君子。”  二.君子的塑造  君子之道,就是由身边事情做起。如何塑造完美的君子形象,《论语》做了如下阐述。  1.言行一致。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孔子十分重视言行一致的问题,在“言”与“行”的问题上,对君子的要求不仅是“说了就要做”,而是“做了再说”。子曰:“论笃是与,君子者乎?色庄者乎?”(《论语?先进》判断一个人,应该“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单凭一个人说话,听起来或许诚恳笃实,但是并非意味着此人值得信赖,应‘听其言而观其行’,而不是‘听其言而信其行’。”“君子不

6、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卫灵公》)清代学者王船山说“夫子生平做圣之功吃紧处,无如此言之切。”言行一致,是一个人成为君子,进德修业的入手处。在言行一致外,孔子还主张。“君子欲?于言,而敏于行”,“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  2.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自主学习,学思结合。孔子认为君子要“博学于文”,即要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开阔眼界,通达事理。在言行上要“约之以礼”,才能提高道德修养,做到这两点,才不致“离经叛道”,是成为君子的先决条件。  3.不忧不惧,内省自察,知错就改。《论语?颜渊》中,孔子面对“司马牛问君子”时提出“君子不忧不惧”,但不忧不惧是建立在“内省不疚”的基础上。

7、内省是孔子认为培养成君子的重要原则,他强调“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论语?里仁》),君子反省,而问心无愧就没有什么忧愁和畏惧的事。孔子反复告诫弟子要不断反思,加强内省,人应“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论语?公冶长》),即要能够看到自己的过错,而内心又能责备自己。  龙艳,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与教学系研究生,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