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应用

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应用

ID:31052611

大小:68.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6

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应用_第1页
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应用_第2页
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应用[摘要]木文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视角,探讨了移情在师生沟通中产生的可能性,以及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了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具体应用:①移情是衡量师生沟通质量的重要指标;②移情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③移情的处理。[关键词]移情;师生沟通;应用1引言心理学家弗洛伊徳(Frued)在1985年就做了对移情的最早描述:当病人的某一种情感上升到意识层面,而这种情感又仍然与潜意识中的种种记忆相联系吋,这个病人就会造成一种对治疗师的“错误联结”。安娜(AnnaFrued)也提出,移情是指“那些由于病人与

2、治疗师的关系所引起的冲动性体验,它起源于病人早期的客体关系,是这些客体关系在强迫冲动作用下的重现覽综上所述,移情是指来访者的某种情感投射到咨询师身上的现象。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正移情,二是负移情。正移情是指来访者在咨询屮对咨询师产生正向情感的移情现象。负移情是指来访者对咨询师产生负性情感的移情现象。师生沟通是一种人际沟通,人际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由于人际沟通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具有自主的心理活动,交流的信息包括观念、思想、情感等多方面,因此人际沟通过程会受到许多心理因素和心理规

3、律的影响,认识并分析这些因索和规律,有助于提高或改善师生沟通的效果。本文将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角度探讨移情在师生沟通中的具体应用。2师生沟通中移情产生的可能性2.1教师角色属性容易让学生“移情别恋覽首先,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被动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师生关系变成了一种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地位的不平等容易使学生把早年与重要人物(如养育者)的人际关系模式迁移到教师身上。即把教师当作早期人际关系模式的投射对象。其次,教师比学生年长,加上受“尊师重教二“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叩勺观念熏陶,教

4、师容易成为父辈权威的代表。所以,教师的年龄是唤起学生“内在小孩——内在父母”客体关系的乂一因索。第三,受屮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以权威者的形象示人。教师权威与父母权威的和似性使学生对二者的人际关系“一视同仁"。2.2主体性教育思想是移情产生的外部原因。咨询关系研究表明,相互信任是移情产生的前提。课程改革屮所倡导的主体性教育思想认为“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二而体现主体性的关键就是教师对于学生既是师长又是参谋,既是朋友又是顾问。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平等、尊重、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成为移情

5、产生的直接原因。2.3人的木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移情产生的理论依据。弗洛伊德(Feed)认为移情是全部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不仅仅在精神分析治疗时,无论何时何地,人际关系都是人们重要情感关系的再现。移情反应在木质上是过去客体关系的再现,它的最初来源的客体是儿童早年屮重要人物。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上述概念的意义:人的心理是由个人既往记忆所形成的。这些集合在一起的记忆被称之为"客体表现(ObjectRepre—sentation)”。无论何吋,只要一个人遇见另一个人,就会形成一个新的客体表现,观察者就会在自己的记

6、忆中扫视,将新认识的人与过去的客体表现进行比较和评价。这样新老客体表现在心理上联系在一起。因而对新认识的人的看法和情感实际上就是对老朋友、亲屈、所爱的人或者仇敌的看法和情感,而这个过程是意识不到的,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由此可见,对于移情无论你承认与否,它不仅存在与治疗关系屮,而且存在于人际关系屮。3移情在师牛沟通中的应用3」移情是衡量师生沟通质量的重要指标。研究表明,所冇情绪、精神、人格障碍都源于人际关系障碍,而个体人际互动模式在五岁前就己形成。所以,《广州日报》的“健康心理”专栏的主持人武志红认为,在父母

7、对待子女的态度上,“关系比知识更重要S在师生沟通中,“曲谁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可见,教师要对学生造成影响,前提就是耍把学生留在关系中,让学生把教师作为情感投注的对象。所以,当教师成为学生情感投注目标,同时教师冇一种感到事情不太正确的感觉,例如教师发现自己变得非常气恼且易被激怒时,移情就产生了,教师可以利用关系对学生的人格和行为进行塑造。移情是客观存在的,但移情不会□然发生。在师生沟通的初期,学生有很强的戒备心理,学生对教师既想依赖又想躲避。此时,教师应该给学生情感上的抚慰,分担精神上的负荷,带着善意诚实的态

8、度,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和意见,使学生认为教师是善解人意、值得信赖的人,容易把情感转移到教师身上。总之,为创造信任感和依赖感,把学生留在关系,教师应对学生投射的情感给予认同,尽量避免焦虑等负性情绪的产生。3.2移情是全面了解学生的有效途径。精神分析认为,人的心理分为意识和无意识两大部分,无意识是心理的主体,其内容主要是欲望、动机和创伤性经历,特别是性欲的冲动。无意识是人类一切个体和社会行为的根本驱动力,无意识因其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