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20199
大小:11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5
《“朴实”课堂纠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朴实”课堂纠偏 时下,课程改革进入反思调整期,一些教师对“朴实”课风的理解存在误区,课堂教学还存在着“朴而不实”的现象,亟须纠偏。 一、关于“整体感知” (一)整体感知掩盖下的文本解读的粗浅 案例一:讲读九个“?” 《莫泊桑拜师》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第七自然段写福楼拜对第二次拜访他的莫泊桑说了一番话。其中一连用了九个问句,启发莫泊桑学会仔细观察,表现福楼拜对莫泊桑的谆谆教诲之情。针对这一段教材,一位教师这样组织教学: 1.将一串问句分列成诗行,通过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反复体会福楼拜“善教”的特点。 2.用一个词形容莫泊桑听了这段话后的心情。 不少听课
2、者认为,教师组织学生“整体感知”,朴实而大气。然而,从教学的结果来看,学生却没能真切地体会到福楼拜的精神,表达方法的学习收获很少。 其实,这一语段是进行问句教学的上好教材,九句话中,有两个反问句,七个疑问句。引导学生加以区分,并进行反问句与陈述句变换练习,可以很好地达到句子训练的目的。利用两个反问句的差别,还能让学生细致而真切地体会福楼拜直率严格而又循循善诱的人格魅力。7 教者粗放的教学设计,只能让学生在教材外围兜圈子。学生并能在文本中“走上一个来回”,对文本的解读自然太粗浅。 (二)整体而不笼统,将文本解读引向深入 为了纠正“对文本条分缕析、对教学环节过度设计”的课风,
3、人们提出“整体感知”。所谓“整体感知”,就是在感知过程中一个客观对象被当作一个整体对待。但是,“整体感知”不是“囫囵吞枣”。 1.“整体”是相对的 一篇课文整体的教育效益就体现在字词句段中,字词句段是整篇文章的部分,同时又都可以是不同层面的整体。所以,“整体感知”地进行阅读就是在全篇整体的角度中对不同层面的整体进行考察与理解。“案例一”中,福楼拜的那番话,既是他“三教”这个整体的部分,又是第二次“教”的整体;同样,两组分问句和七个疑问句是第二次“教”这个整体的部分,又是“强调观点”和“引导关注细节”两个整体,是句群层面的整体。教学中,可以区分两个整体不同的教学价值,采用不同的
4、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 2.“整体感知”是一个“总―分―总”的过程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导言》中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混沌的关于整体的表象(感性),到分析的理性所作的一些简单的规定(知性),经过许多规定的综合而达到多样性的统一(理性)。”在“案例一”中,在对两类问句进行过句群层面的整体感知后,再组织学生进行统合,读出理解,读出感情,这样才能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如果说“过细分析”式的“分解型阅读教学模式”是把人的认识过程7“感性―知性―理性”斩去头尾的知性分析方法,其特点是强调部分间的区别而忽视联系,那么“囫囵吞枣”式的“笼统型阅读教学”模式,是把认知过程掏心留壳的教
5、学方法,其特点是强调联系而忽视区别,强调感悟而忽视学习方式的针对性。 3.“整体感知”并不追求“面面俱到” 整体感知是阅读教学的起点和指导思想,它不排斥对课文内容有重点地安排抓住点睛之笔、重点品读的做法。 二、关于“教师让位” (一)“教师让位”掩盖下的引导点拨的缺位 案例二:放手六分钟 《莫泊桑拜师》写莫泊桑第三次拜访福楼拜时,福楼拜有两句话意味深长,教材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理解。为了达成这一教学目标,一位教师这样组织教学: 默读第九自然段,在六分钟内,完成下列自学要求: 1.福楼拜对莫泊桑带来的作品是怎样评价的? 2.读读下面的句子,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
6、对文后所列两句话的理解。 3.福楼拜是如何指导莫泊桑抓住事和人的特点的?从文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这一教学设计,因为教师的大胆放手,学生长时间的静思默想,引来了一些听课者的好评,然而在交流学习成果时,大多数学生的理解不深,表达不准。7 教师对学生的自学太过放手,学生遇到困难时,得不到来自教师或其他同学的帮助。大多数学生,尽管又“学”又“思”,也难免“罔”而“殆”。 (二)让位而不缺位,让引导点拨为教学护航 教师让位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教师适度的让位,是一种教育智慧。但“让位”不是“放羊”和“望天收”。教师必须适度让位,但不能“不作为”,一些学生无法完成的学习环节
7、,教师必须“到位”。 1.明确要求,教师要当方向标 “案例二”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自学要求,看上去很具体,但又很粗糙。为了突出学习重点,可以把自学要求提得再精些。 “对你所要写的东西,光仔细观察还不够,还要能发现别人没有发现和没有写过的特点。”这句话你理解吗?福楼拜是怎样把这个要求讲得更明白的?你在平时的写作中有这样的体会吗? 有了明晰而简约的学习要求,学生才能轻松着力,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尝到成功的滋味。 2.突破难点,教师要当拨火棍 作为学生“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