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12703
大小:6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1-05
《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江西省东乡县荆公小学马飞燕摘要国家教委在(89)教基字110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的通过各学科活动中进行灌输和渗透。”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教学中也要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教师要提高教师的品德素养和提高对德育的认识,深入数学教材的研究,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环节中,适时地引出教育,还耍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关键词数学课堂德育教育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
2、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与智育、体育相辅和成,是我国学校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耍组成部分,对受教者各方面素质起着主导和促进作用。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国家教委在(89)教基字110号文件中明确指出:“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通过各学科活动中进行灌输和渗透。”数学作为基础学科之一,在数学教学中,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对你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也是重要的方法,其作用也是很重要的。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教师提高对德育的认识,深入教
3、材,认真挖掘课本中的思想教育内容。(一)教师提高对徳育教育作重要性的认识。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只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导致教师忙于备考,无暇顾及思想教育;只重视了智育而忽视了徳育。虽然现在推行素质教育,但是这种思想却一直存在,难以改变。以及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效率的考核是以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来评估的,所以这种智育重于徳育的思想一直存在。很多教师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任务,在耍检查的时候临时准备,于是出现表面化,形式化,没有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因此,教师要切实提高对德育重要性的认识,要认识到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
4、要条件和保证、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到实处。(二)教师深入研究教材,认真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教师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才可以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具体地应用教材中的内容,在开展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游刃有余地应用教材。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要是教材的建设者,这更要在深入熟悉教学内容基础上,去创设新的内容,挖掘数学课程中的思想教育内容,设计新颖的教学环节,依据适度性原则,在适时时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切不可将数学课变为了政治课,那将失
5、去了数学课的教学本质。(1)、利用主题图进行思想教育,例如,在人教版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授《第几》的内容时,由图中的人物整齐排队可教育学生在外购物、买票等要排队、讲秩序、讲文明的思想教育。(2)、利用数学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教育,例如,第六单元讲授钟表的认识时,可适时引入时间的珍贵,要珍惜时间,去做有意义的事情等思想教育。(3)、利用数学发展史进行思想教育。在中国数学发展史中,中国古代对数学的研究可谓是硕果累累。如南北朝伟大的数学家刘徽的杰作《九章算术》;著名数学家商高提岀了著名的勾股定理;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的范围3.1415929<7i<3.1
6、415927......在我们的数学教育中,可以多给学生讲讲这方面的知识,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也能将这些转化成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刻苦学习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另一方面,也可给学生培养不畏艰难、艰苦奋斗、刻苦钻研的献身精神,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二、根据学生心理年龄特点进行德育教育在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中,认为一个人道德判断的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水平六个阶段”,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顺序发展的过程。同吋也告诉学校德育教育应适合学生道德水平、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特点。比如,对小学生大谈爱国主义和社会公德,是起不到多大教育作用的,在他
7、们的这一年龄阶段及知识背景下,还是不理解爱国主义是什么,社会公德又该怎么做。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德育主要还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各科教师要在教学中适时地渗透行为习惯教育。比如在一年级数学第五单元中,认识&9中的主题图中有8个大字“热爱自然保护环境”,就可以告诉学生不要去踩踏草坪,要爱护环境等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在合作、探究发现、实践中进行德育教育。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
8、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独特需耍,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