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1012069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浅论典故在诗歌中的准确使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典故在诗歌中的准确使用 [摘要]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分量,而诗歌鉴赏中考查最多的就是情感和手法。本文主要讲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判读诗歌中使用“用典”的表现手法。只有平时多阅读积累更多的典故,才能更好地判断和鉴赏。 [关键词]典故用典诗歌情感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a)-0208-01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一定的份量。同时也是考试的一个重点和亮点。而诗歌鉴赏中考查最多的就是情感和手法。在增加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
2、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要注意以下几种类型。1.化用前人语句。2.引用神话故事。3.明用历史故事。下面我想谈谈学生学习过程中如何判断诗歌中使用了“用典”的表现手法。 1.明确概念 “用典”又称“用事…援引”。是古诗词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它的特点是引用古代的历史故事、寓言故事、历史人物或古人的言论或俗语、成语等,来印证自己的论点或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 2.弄清分类5 2.1正用和反用 正用就是取典故的原来意义
3、入诗文,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表明自己虽然年纪老大,但雄心犹在,尚能为国杀敌立功。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语出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的“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描写了金陵的壮丽景色。 反用是在诗文中反用原典的意义,如王维《山居秋暝》中的“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语出《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本诗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诗人远离世俗、过隐居生活的愿望。李清照《一剪梅》中的“云中谁寄锦书来”,语出
4、《晋书》,窦滔妻苏氏织锦为回文诗,寄给丈夫,后就用“锦书”指代妻子给在外丈夫的信,本诗反其意而用之,指在外的丈夫给妻子的信。 2.2借用和化用 借用就是被借典故的原意和诗文中所要表达的意义并不相关,但它们之间也有某一相关的地方。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过春风十里”,出自杜牧《赠别》中的“春风十里扬州路”,借指先前扬州繁华的街道;“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分别出自杜牧《赠别》中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和《遣怀》中的“赢得青楼薄声名”,以此指代杜牧作诗的技巧和才情。 化用指用典时不直接引用典故,而是把典故灵活地加以融化、点化。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安能摧眉折
5、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折腰”就是从陶渊明“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5中化用的,表明了不事权贵、追求自由的傲岸精神;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的“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化用了杜牧《泊秦淮》中的“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表达了诗人对国事怀抱隐忧的心境。 3.明白作用 3.1通过引用历史典故和历史人物的典故来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 马嵬白居易 莫长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借用“长恨歌”“银河”“石壕村”“长生殿”四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对普通百姓生活疾苦的同情。 3.2抒发诗人自
6、己情感,表明自己的心迹 锦瑟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诗人借庄周梦蝶,望帝啼血,南海鲛人,蓝田日暖四个典故,来抒发自己回忆往事是悲伤迷茫的情感。 3.3针对社会存在的一些弊端,古代诗人在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不便畅所欲言的时候,往往引用典故来影射时事,达到借古讽今的效果 泊秦淮杜妆5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 诗中《后庭花》是一个典故,此曲为亡国之音, 杜牧生活的晚唐正值国运衰微之际
7、,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在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让诗人产生历史重演之忧?所以诗人解题发挥,表面上讽刺歌女,实际上把矛头指向了统治者。 我们知道,古诗词往往受字数、句数的限制,使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一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4.了解考查方式 对典故的考查主要有两种方式: 4.1题干中直接点明典故,加以分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例《锦瑟》中间两联共用了四个典故:一是庄周梦蝶,以为岁月如梦,往事如烟,理想终将破灭;二是望帝啼鹃,比喻一生不得志,壮志难酬。
8、第三、四个典故分别是什么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