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84682
大小:10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5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少教多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吴海风 摘要:写作是人类有意识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方式。高中语文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本文针对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提出“少教多学”的策略与研究方法:首先,教师应做到“少教多学,对话互动”;其次,学生应做到“少教多学,读写结合”。 关键词:高中语文写作少教多学对话互动读写结合 古人云“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文章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学识修养,是评价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
2、标志。同时,在高考应试中,作文的地位举足轻重,分值占据语文总分的二分之一。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写作的重要性。 一、高中语文写作现状 “教师教学难”“学生写作难”使得目前高中语文写作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文体不明,过于功利 近年来,“文体不限”是高考语文作文的常见要求。“文体不限”不仅体现了命题的开放性,而且给学生写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很多学生在面对“文体不限”时,文章就随手写来,不再受文体的影响,出现了一些“四不像”作文――5看起来像散文却无内在的神韵,像随笔却无内在的文理,像
3、记叙文却无清晰的叙事脉络。这种“四不像”作文没有对问题展开集中的论述,找不到作者对问题的观点和看法,缺少内在的逻辑分析,结构松散无序。同时,“文体不限”让阅卷老师大费心思,几句牢骚就成了杂文,几句顺口溜,长句分几行就成了诗,归根究底导致这种结果笔者认为是教师平时急功近利的行为所导致的,“文体不限”并不是不要文体,而是要考生自我选择擅长的文体,充分展示写作个性。但一些教师为了减轻自身的教学负担,不再对学生进行明确的文体讲解和训练。文体知识的匮乏使得学生不明文体,更别说擅长哪种文体,由此便出现了上面所说的“四不像”文章。
4、(二)用例陈旧,不重练笔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丰富的写作素材,学生自然就不能把实例与优美的文字进行再创作。在日常写作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生活阅历浅,视野相对比较窄,课外又缺少对经典著作的阅读,对当下民生时事和社会热点关注不够,从而导致每次不一样的画,却总是用相同的颜色。每次写作都是选择自己熟知的几个材料拼凑起来,牵强附会。更有甚者,用相同的颜色画,出了一样的画,无论何种题目,作文总是相差无几,陈旧无新意。作文便变成了简单的辞藻堆砌,空泛乏味,大话的多,务实的少。而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作品分析
5、、文本分析上,学生真正动笔的时间反而相对的减少了。但写作是运用思维操作技术和书面语言符号,对表达内容进行语境化展开的修辞性精神创造行为,必须不断地训练才能达到一定的境界,正如学开车,只有自己把握好了方向,控制住了油门,你才能真正地把技术学到家。5 二、“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 “少教多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或教学模式,是教育研究者就“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进行深入思考得出的教学命题。“少教”即启发性地教、针对性地教、创造性地教和发展性地教;“多学”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走向深度学习、积极学习、
6、独立学习。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秉持“少教多学”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那么,高中语文写作课堂中如何将“少教多学”模式运用到教学中,笔者认为: (一)教师应做到“少教多学,对话互动” 1.转变观念,创设内隐对话情境,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对话教学源于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他认为“最理想的教育方法并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通过正确的提问,激发对方积极地去思考,从而让其发现潜藏于自己心中的真理。”对话就是一种有意义的交流,是思想的碰撞和灵魂的沟通。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对话不仅体现在人与人
7、之间,也体现在人与物、人与环境当中。《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新课程“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要实现这些要求,教师就应转变观念,正视学生在写作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与个性化色彩。“课堂是一个舞台,教师是导演但绝不是主角。”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摒弃灌输式、满堂式的教学模式,创设内隐对话情境,凸显5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彼此间的合作交往,从而激发他们去探究去创造。两人物品交换之后,一个人仍然只有一个物品;但两人思想交换之后,一人就拥有了两种思想。对话就是一种相互交
8、换,共同成长的学习方式,教师应通过内隐对话让学生在写作课堂上成为知识信息的传递器和接收器,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成为情感表达的发生器和创造器。 2.少教不等于不教,而是要“精讲”,完成外显对话策略 “少教多学”中的“少教”并不等同于不教,反而对教师要求更高,一堂课的设计不仅要找准着力点,“吃透教材,吃透学生”,也要对教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