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979367
大小:66.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4
《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李惠(云南省文山州人民医院康复科云南文山663000)【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康复科近两年收治的3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住院时间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针刺治疗,治疗组进行针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症状积分和H・B面神经功能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o结论:对于周围性面瘫患者给予针灸治疗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
2、者的临床症状,治疗疗程短,经济方便,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牛,在临床有推广使用价值。【关键词】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3-0345-02周围性面瘫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一旦发病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发严重的后遗症,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往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采用中医针刺。近两年我院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收到了显著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究针灸治疗的效果,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资料
3、,并将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抽取近两年我院康复科收治的38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其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8例,患者的平均年龄38岁,平均病程8.5do所有患者均符合周围性面瘫的中医诊断标准,按照入住院时间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间的差异可忽略不计,能够进行对比分析。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19例患者给予常规的针刺方法治疗,选取患者患侧阳片、攒你迎香、四白、丝竹空、地仓、颊车、人中、承浆、风池、太冲、足三里、合谷等各个穴位
4、进行透刺,并在得气后留针30min,1天1次。1.2.2治疗组19例患者给予针灸治疗,选取0.30mm×50mm的毫针和艾条,选取合适的穴位,并协助患者处于仰卧位,对皮肤进行洒精消毒;然后用毫针以指切法进针,依次针刺每个穴位,得气之后,以每间隔lOmin平补平泻的手法行针1次,并留针30次,接着点燃艾条,对下关、翳风两个穴位同时实施针刺,保持穴位距离2〜3cm,直至达到局部变红晕为止。16次为1个疗程,每天针灸1次,在完成1个疗程之后休息Id,持续两个疗程的治疗。1.3观察指标经过治疗后观察对比两组患
5、者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H・B面神经功能分级情况及临床症状的变化。1.4统计学方法将研究中所用数据录入到SPSS14.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进行χ2检验,组间进行独立样本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著性。2.结果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63.2%,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
6、具有显著性(P<0.05)o2.2两组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比较见表。2.3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经过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两组周围性面瘫患者针灸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和副作用,差异比较无显著性。3•讨论周围性面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炎,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垂的影响。以往釆取针刺方法进行治疗可有效修复患者受损的神经。本研究采取针灸的方式,通过针灸穴位激发经络之气,通畅身体气血,使得身体机能得以调
7、理,加快面部血液循环,消除水肿,使患者的功能得到真正的恢复。综合本研究的数据可看出,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效果显著,疗程短,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与常规的针刺治疗相比较具有显著的优势,在临床有推广使用价值。【参考文献】⑴谢本胜•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研究与穴位配比[J]•中外医疗,2013,10(8):128-129.[2]徐志凤,陈国华•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