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

ID:30962788

大小:7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4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_第1页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_第2页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_第3页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_第4页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_第5页
资源描述:

《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研究进展杨迎国王利春边微王庆海胡非非张洪丽赵荣忠张全围(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河北沧州061001)基金项目:河北省沧州市科技攻关课题,编号:08ZD55【摘要】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统计发现,约有四分之三的脑血管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地残疾,因而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的恢复是脑卒中治疗后期的主要任务。在康复过程中,肢体痉挛造成的运动模式异常,严重影响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因此,如何有效抑制痉挛、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是康复效果的关键[2]。木人在临床实践和文献研

2、究中,发现中医的基础理论及针灸治疗方法,在改善牛活质量方面有一定的疗效。【关键词】痉挛性瘫痪;脑卒中;针灸【中图分类号】R256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10-0474-021体针疗法11俞国桥[3]根据长期的临床实践和观察,总结得出“调督通阳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治疗组取头部督脉经穴、夹脊穴进行治疗,对照组取手足三阳经穴进行针刺治疗,结果发现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俞氏分析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原因,他认为该病是由气血瘀阻、阳气被遏,或阳气虚损、阴寒内盛,导致肢体筋

3、脉失于温养,而出现肢体的拘急挛缩。经过分析、思考,俞氏采用温通阳气、柔养筋脉的治法,选取百会、前顶、后顶、大椎等督脉经穴,及后背部夹脊穴共同治疗,不仅可以疏通督脉经气,同时,还可以直接通脑醒神,使神明之府司肢体功能得以有效恢复。这样督脉经气得以通畅,阳气得以通达,筋脉得以温养,偏瘫痉挛得以良好的缓解和恢复。12李佩芳等[4]采用芒针透刺瘫痪肢体拮抗肌以强化患侧肢体肌肉力量,使拮抗肌与主动肌之间的张力达到平衡,以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李氏认为,中风偏瘫后肢体脉络长期痹阻不通,肢体对针感反应较为迟钝,针刺深度难以达到病所,所以疗效较差。于是,李氏

4、采取芒针之针感强的特点,以激发经气,使所属肌群收缩而产生拮抗作用,以贯通经脉气血。经研究证实,芒针透刺一针透数穴、取穴少、针感强,患者痛苦小,可以很好的激发扌吉抗肌上经气运行,达到行气活血、祛邪通络的作用,而口针刺使肌肉兴奋和收缩,可防止肌肉萎缩。13娄必丹等[5]选择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随机分为张力平衡针法组、常规针法组,观察张力平衡针法瘫痪患者残损功能的影响。治疗30天后,张力平衡针法组总有效率为963%,优于常规针法组的846%(P<001),结果证实张力平衡针法能显著改善脑卒中痉挛瘫痪患者的肌力、肌张力、肌痉挛状态,并且增加关节活动度

5、。张力平衡针采用张力平衡针法,分别于上、下肢伸肌、屈肌处取穴,第1组穴:上肢极泉、尺泽、大陵;下肢血海、梁丘、照海,采取快速进针,柔和均匀的捻转手法,以不出现肌肉抽动为度,出针轻慢;第2组穴:上肢肩聽、天井、阳池;下肢髀关、曲泉、解溪、中脉,采用快速进针,较强的提插捻转手法,以出现较强针感为度,出针较快。针刺治疗强调手法,根据神经肌肉解剖生理,不同刺激可产生不同效应。张力平衡针法同时选取患肢痉挛肌和拮抗肌上的穴位,分别施以不同手法刺激,在抑制痉挛肌的同时,兴奋拮抗肌,使痉挛肌与拮抗肌的肌张力达到协调和平衡,达到生物力学平衡,促进共同运动向分离

6、运动转化,从而有效缓解肢体痉挛状态,提高肌力。14吴雪梅等[6]运用针刺背俞穴、夹脊穴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与肢体取穴组作为对照组,治疗2、4个月后结果显示,针刺夹脊穴与背俞穴近远期疗效均优于肢体取穴组针刺治疗,对于恢复期无合并症年龄小于70岁的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疗效较好。吴氏认为,夹脊穴是旁督脉,易散发经脉阳气,背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将二者交互使用,既可疏通气血,又能振奋各属脏腑之阳气,达到同一脊柱水平上夹脊穴与背俞穴的统一性。吴氏对“背俞功能带”的理论提出应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15沈维娜[7]采用针刺泻阴法治疗脑卒

7、中后痉挛性偏瘫,并与传统针刺法对照,结果显示,针刺泻阴法在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有较好的疗效。沈氏认为,传统的治疗一概以“治痿独取阳明”,事实上,有的患者已岀现痉挛,若仍强刺激阳明经的穴位,并不利于痉挛的缓解和提高患者的功能。早在《针灸甲乙经》中就有论述:“偏枯不仁,手癒偏小筋急,大陵主之《肘后歌》也曾提到:“手臂拘挛急,尺泽深刺去不仁”的说法;而偏瘫的治疗,参照《灵枢·寿夭刚柔》:“病在阳之阴者,刺阴之经”的记载,阳之阴,即指筋脉,所以治疗痉挛性偏瘫就有了取阴经穴位治疗的方法。阴急属于实证,根据阴阳平衡的方法,不应再固守“治痿

8、独取阳明”,而采用实则泻之的治疗原则,直接采取泻法刺激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所在阴经的穴位,从而解除屈肌痉挛。因患者处于亚急性期,肌肉活动仍为共同运动,所以在采用泻法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