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

ID:30960680

大小:55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4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_第1页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_第2页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_第3页
资源描述: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曹建新,王一民,王爱军,刘莉,张羽,张晓东(430010武汉,解放军第161医院放射科)[摘要]目的评估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CTCA)中的价值。方法160例快心率(心率≥75次/min/min)患者行前瞻性心电门控(P组)或回顾性心电门控(R组)CTCA检查,比较P组和R组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P组中12例患者CTCA结果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对比。结果两组图像质量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87,P=0

2、.38)。P组辐射剂量较R组显著降低[(4.0±1.0)mSvvs(8.2±2.2)mSv,t=15.54,P=0.00]。12例患者CTCA诊断冠状动脉明显狭窄(狭窄程度≥50%)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性分别为86.5%、94.6%、84.2%、95.5%和92.6%。结论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能应用于快心率患者CTCA,患者所受的辐射剂量明显下降,并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冠状血管造影术;前瞻性心电门控[中图法分类号][文献标志码

3、]A[通信作者]曹建新,E-mail:caojianxin161@tom.com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已成为一种高效降低慢心率患者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coronaryangiography,CTCA)辐射剂量的重要方法[1-2]。双源CT拥有相对较高的时间分辨率,使前瞻性电门控CTCA应用于快心率患者成为可能。本研究评估快心率(心率>75次/min/min)患者双源CT的flexpadding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的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并与传统冠状动脉造影(conventionalcorona

4、ryangiography,CAG)比较评估CTCA的诊断准确性,以探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双源CTCA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本科?2009年11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80例快心率患者行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CTCA检查(P组),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37~79岁,其中平均心率75~85次/min/min20例,86~95次/min/min38例,≥96次/min/min22例,P组中有12例患者随后行CAG检查。另选择本科?2009年12月至2010年4

5、月收治的间80例快心率患者行回顾性心电门控CTCA检查(R组)作对照,其中男性46例,女性34例,年龄40~78岁,其中平均心率75~85次/min/min25例,86~95次/min/min32例,≥96次/min/min23例。两组患者入选标准:①心率相对平稳,无严重心律不齐;②无碘剂过敏及严重的肝肾功能不良;③检查时屏气良好;④体质量指数<29.0kg/m2;⑤CTCA检查与造影检查间隔时间<4周。1.2检查方法CTCA检查设备为德国Siemens双源CT(SomatomDefinitio

6、n)。所有患者均未服用降心率药物,于扫描前3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0.5mg。经右肘静脉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50mgI/ml)或优维显(370mgI/ml),流率4.8~5.5ml/s。扫描范围为气管隆突下1cm至膈下1cm。P组采用flexpadding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准直器宽度64mm×0.6mm,曝光时间窗41%R-R间期(±8%R-R间期),每次曝光时间380ms;R组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技术,准直器宽度64mm×0.6mm,心电脉冲窗范围32%~77%R-R间期,螺距0

7、.33~0.42。两组患者管电压使用100kV或120kV,管电流根据患者体质量指数调整,范围241~420mAs/rot,横断面图像层厚均为0.75mm,卷积核B26f。CAG检查设备为PHIPIPS血管造影机(INTERISAlluraMonoplane),经股动脉或桡动脉穿刺插入6F或5F的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先至升主动脉,然后分别进入左、右冠状动脉开口处,依次行左、右冠状动脉造影,对比剂为碘海醇(350mgI/ml)。右冠状动脉造影采用2~3个体位进行投照,左冠状动脉造影采用4~6个体位进

8、行投照。1.3辐射剂量和图像质量分析扫描后记录患者平均心率和放射剂量长度乘积,并计算出有效剂量,计算公式为:有效剂量=0.017×放射剂量长度乘积。选择最佳重建时相图像数据传送至后处理工作站,运用容积再现(volumerendering,VR)和曲面重组(curvedplanarreformation,CPR)完成各冠状动脉图像的重组。由两名高年资CT诊断医师以双盲法进行质量评分,包括:右冠状动脉的近段、中段、远段和后降支,左主干,左前降支的近段、中段、远段和第1对角支,左回旋支的近段、中段、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