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55215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1-03
《谈中职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谈中职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摘要: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性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技巧、方法和手段等方面。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际,可以从有效开发教学内容、有效设计教学目标和活动方案、有效运用课堂教学技巧、选择有效的课堂评价手段等几个方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中职语文有效教学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的理念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有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上个世纪以吕叔湘先生为代表的业内行家
2、就批评语文教学费时多,收效慢。不少专家批评语文界缺少理性认识,所教内容不符合学生实际。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无效性表现的更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技巧、方法和手段等方面:1、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不一致。教学内容忽视课程目标,轻视文本特征,违反整体性原则,随意处置,任意发挥,节外生枝,脱离文本,使得语文课不像语文课。2、教学目标错位、大而空、多而杂。教学目标与中职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所最需要的不甚一致。要么过于艰深,要么过于平易。过于专注于文本的解读而忽视学生生活、职业倾向以及学生的生存和发展。3、教学技巧的运
3、用较生硬。特别是反映在提问和组织讨论中。提问和讨论缺少一条清晰的目标主线,探讨的目标指向凌乱,无法形成有效的认知冲突,学生所得到的基本上都是知识的碎片。4、教学方法单一、无效,重讲轻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教学目标的落实,没有因课因时而异,也没有顾及学生的情感反映;过于强调灌输而忽视学生认知的生成过程;频繁、量...大、重复、面小的课堂提问,费时低效。答案唯一、消极反馈、单向交流,挫伤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5、教学手段、教学活动的选择与教学目标不匹配。有些预先设计的目标几乎没有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手段来支撑。“多媒体化”抹杀了
4、语文学科语言文字、口语对话的教学特色,让边缘知识挤垮了语文知识,违背了语文思维规律;流于形式的合作探究重点不突出,难以保证学生参与探究的质量;过于放任的自主学习,缺乏相应的组织工作和必要的引导和纠偏等等职业教育的“就业价值”逐渐被其本体价值所超越,“‘关注人人’、‘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关注心灵净化和觉醒’被认为是适应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价值取向。”[1]结合中职语文教学实际,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有效开发教学内容从专业方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全面发展的角度,有效开发教学内容,着重
5、开发文本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1.从学生专业发展的角度有效开发教学内容。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学习与专业学习联系起来,使得语文的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专业发展的需要,凸显语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例如,在烹饪专业的语文教学中,大量地加入美食美文、菜肴制作说明文、食疗小短文等;引导学生进行制作菜肴讲解比赛或菜肴制作说明文写作等。服装专业的语文教学中,选择时装时尚刊物中具有训练价值的相关美文作为教学文本。计算机专业的语文教学中,有意选择名家名作、名言警句等作为文字录入练习材料,以扩充其课外阅
6、读量,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心境下体味语文的趣味,感知语文的生命力,提高其语文素养。2.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归宿,潜心开发教学内容。首先,把文本延伸至生活,把生活导引入课堂。“以课堂为起点实现学习的生活化,以课外为续点实现生活中的学习化。”[2]针对性地将学习扩展到学生的时空中,找准各种信息、资源与文本结合呼应的契点,领悟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点。以文本为“圆心”,以学生现有的阅读视野为“半径”,内外结合,广泛联系,辐射生活,重视探究,丰富教学内容。例如,《林黛玉
7、进贾府》一文中,林黛玉、王熙凤在待人接物方面各有特点,引导学生感知语言使用技巧。同时把这种技巧延伸到生活中去,设计不同场景,感知不同言辞在不同场合下的的表达效果。其次,重视中职学生未来的岗位需要和个体的全面发展,...强化学法指导,养成基本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形成职业技能和继续教育打好基础。比如,设计相应的实用文体训练与口语交际训练,使得学生能根据工作和生活需要,撰写内容充实、格式规范的应用文。“在要求听说能力协调发展的同时强调交际,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注重情义态度方面要求,注重交际中的文明素养
8、”。[3]以生活内容、岗位需求和个性发展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和素材,3.着重开发文本所隐含的语文核心价值,适当弱化其隐含的其他教育价值。“罗伯特·R·马杰在谈到‘理想的课程’时认为,‘如果已经知道如何做,便不需要教学;如果没有必要知道如何做,也同样不需要教学’”。[4]抓住文本中最突出、最独特的语言表达特点,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