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818631
大小:7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1-03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5古诗两首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5.古诗两首【教材分析】这两首古诗,一首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七言绝句《元日》另一首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柳宗元的五言绝句《江雪》。《元口》是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绝句。《江雪》描绘了一幅寄兴高洁、寓意丰富的寒江独钓图。【学情分析】古诗是语文课程学习的重点,同学们在学习古诗会感觉到除了背诵外没什么可学习的,不懂的去真正学习,了解,感悟它。所以老师要设计好课堂的学习,要从古代诗歌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等特点出发。从中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开放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教学策略与设
2、计说明】1.从古代诗歌特点和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心理、情感等特点出发,本课教学活动的设计、组织考虑以下几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重视诵读,引导学生掌握方法学习)开放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学习。2.教与学结合。教法:读通读懂读美学法:欣赏理解【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内容。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点】1•通过反复吟诵古诗,学习运用抓住诗眼、想象画面等方法学习古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两首诗描写的不同景象,理解
3、诗句的含义,感受诗歌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不同的情感。1.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教学难点】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2.透过诗屮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教学准备】插图、投影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谈春节激趣入课题。(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五)回顾学习过程,总结全文。(六)布置作业。【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导案(导师活动)学案(学生活动
4、)设计意图1.出示一组学生朗读古通过谈春节春联和过年的画诗。激趣入课,让学生面在回忆中有所感2•学牛们,还有所悟。教师要引一、谈春节激趣入记得去年的春节导学生进入古诗课题。吗?情感,深化对古诗3.回忆春节的理解和欣赏。运的情景。用现代化的教学4.引出诗手段引导学牛观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O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察、思考,学习。1.自读课文?1•学生答:爆通读全文,扫读准字音,认清字竹清生字词障碍。形。2.预设学生同学和老师2.生字游答:在竹子里安装之间的交流、互动戏一一师:课文上火药,爆炸出花,能够活跃课
5、堂气说过年的时候放再出响。氛。鞭炮,这鞭炮用了3.火药的什么词)“火”作形旁,暴师:对躁的“暴”作声啊,大家写上这个旁,两个熟字合起词?想象它怎么就来,很好记。二、初读感知,检是鞭炮呢?4.学生齐读查预习。师:没错;那生字。这“爆”字该怎么写呢?(找学生答)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爆屠瞳换符3.学生读生字。三、再读课文,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指导“屠苏
6、”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1•同学们品读,交流。2.同学们在老师提点下,精读,学习,感悟,回答。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牛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查于网络,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牛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
7、、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思,你们明口吗?有疑问吗?师告知: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草名阔叶草。屠苏酒,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生体会“热闹
8、,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4.播放课件,古代过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