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让问题贯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2让问题贯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ID:30747319

大小:90.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3

2让问题贯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_第1页
2让问题贯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_第2页
2让问题贯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_第3页
2让问题贯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2让问题贯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参评论文编号:002让问题贯穿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摘要:教学实践屮点点滴滴的经验的积累,觉得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让问题贯穿高屮物理课堂,结合案例实践,从五个方面具休地谈了我们在课堂上的做法,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二、积极引导,捉供思路。三、追根究底,令问题暴露。四、迁移问题,实现正迁移。五、激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让问题为大家借鉴。关键词:问题、课堂教学、高中物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高中物理课程冃标旨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而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

2、础。在课程实施上要求促进学生口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对新课程基木理论的学习及在教学实践屮点点滴滴的经验的积累。觉得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们应该让问题贯穿高屮物理课堂。下面我就在课堂上的提问和如何让问题贯穿高中物理课堂谈谈看法。1、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关键就是在教学屮,设计好机会,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人胆设问的习惯和索质。例如,“人造卫星”的教学中,先播放人造卫星发射过程。给出两组数据:原苏联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卫星,质量83.6kg,距地而的平均高度为384km,绕地球一周时间为92分。2005年我

3、国发射的神州六号£船,质量约8吨,在距地而高度为343km的圆形轨道上飞行,速度为7.820km/s,绕地球一周时间为90分。师:卫星的发射和运行,要综合地用到多个学科的知识和技术。单从力学原理的介度,对于卫星的运行,请你提出一些问题。可以是自己原来头脑中就存在的问题,可以是你认为需要研究的问题,还可以根据上面所给的两颗卫星的有关数据提出问题。例如:(1)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时,有人捉出,月球受到地球对它的引力,它为什么不掉下來?前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乂有人提出,卫星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为什么不掉下來?(2)卫星在轨道上运行要不要动力?(3)在轨

4、道上运行的卫星速度可快可慢吗?神州六号E船在距地面高度为343km的轨道上运动,速度只能是7.82km/s吗?(4)卫星的速度v与轨道半径r有什么关系?与质量有何关系?(5)周期T与轨道半径r和质量m分别有什么关系?(6)卫星相对于地面如何运动?(7)卫星在运动时,还会受到刀球、太阳等对它的引力作用,这对卫星的运动冇影响吗?(8)卫星在运动中碰到太空垃圾会怎么样?2、积极引导,提供思路很多物理问题学牛很难理解,当然也就很难提出问题,因为不知道怎么问,无从下手,这时需要我们积极的引导,捉供思路,共同探索,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牛的学习思路意味着在学习过

5、程中思考的线索、流程,是其思维的轨迹。学习思路点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小观察发现,及时对学生施加影响,使其学习思路理清、顺畅。思路点拨,使学生的思考冇结果,理解能到位,感悟能提升,除了能获得相应的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外,学牛的思维发展也能够获得一•定的效度。师:上而问题(1)、(2)、(3)有关人造卫星的原理,它们实际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不同方而。(4)、(5)是做圆周运动卫星的速率和周期。问题(6)、(7)、(8)教师当时做简要解答,不作为课堂研究重点。重点研讨人造卫星的运行原理,这一点搞清了,速度和周期就能很快推出。这一点没搞清,即使速度与周期的公式记住了,

6、学生然会对卫星运行存在很多问题。师:你们认为月球受地球的引力作用为什么不掉K?生:无人能回答。3、追根究底,令问题暴露探究停留在问题表面,学生不感兴趣,也无法得到应冇的效果。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发现的一些问题冇时正中“要害”,教师要冇敏锐的洞察力,发现并把这些“闪光点”激活,进行深层交流,把课堂推向高潮。例如,师引导:对上而问题,牛顿300多年前回答说,苹果下落与月球不下落都是符合力学原理的。设想有一座陡峭的高山,当从山顶把物体静止释放,物体自山下落;把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水平抛出,它做平抛运动,水平速度逐渐变人,落地点逐渐变远。如果没冇空气阻力,当速度等

7、于某一个值时,物体将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永远不会落到地面上来,如图。师:现在知道卫星不落下的原因了吗?牛1:有初速度。生2:是惯性。师:水平速度较小就没有惯性了?生:速度小,惯性不够大。师:质量相同的物体速度大惯性大吗?生:?牛(过一会儿):反正惯性的作用与引力的作用相抵消时,物体就既不出去也不进来。师:我理解你的意思。你的意思是,只冇惯性的作用,物体将从A点运动到A1点,而同时由于受引力作用,物体将被拉到B1点,当OB1二OA,物体就做圆周运动。而初速较小,在相同时间内惯性作用只能从A点运动到A2点,引力作用将把它拉到B2点,A1B1=A2B2,就有

8、0B2<0A,物体将落向地面。师进一步W:III于惯性,卫星想做总线运动远离地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