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40020
大小:16.6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1-01
《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1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对教育教学的国际化探索还停留在浅层次。湖南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虽然确立了“培养适应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开放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构建了“基础性、国际性、实用性、人文性”相结合的开放型、应用型教学的课程体系,但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认识不够深入,改革还停留在浅层次,尤其是在
2、开拓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方面步履艰难,没有建立起长效机制。 校企政共建课程的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课程体系中选择了几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与企业、政府共建,但受到经费、时间等因素的制约,联盟要请到有教学能力并有时间保障的企业高管、政府领导来讲授专业课程,面临诸多困难,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好把课堂授课变成讲座。学校更没有条件聘请国外高校的专业教师来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 教学改革的持续性动力不足。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教师队伍,而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教师的评价制度和激励机制都在向科研倾斜,导致部分教师对教学的投入明显
3、不足,缺乏持续的教学改革动力。 新趋势下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的新思路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当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态势:一是我国提出了加快向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教育发展战略,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二是为了应对世界经济危机,我国对外
4、贸易领域提出了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实现外贸转型的战略,外贸发展的内涵正在发生新的变化。三是湖南商学院于XX年获得了三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因此,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新趋势下应确立新的人才培养思路:积极贯彻和探索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理念,紧紧围绕我国和区域经济社会深化开放和转型的需要,以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契机,以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创新为基础,以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为动力,创新和完善国际化、应用型的开放协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彰显特色。 构建地方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进一步
5、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一是继续完善“基础性、国际性、实用性、人文性”四大特色的开放型、应用型课程体系,合理设计国际贸易实务和国际商务方向的课程群,进一步研讨校企政共建、国内外校际共建、双语课程模块有效实施的条件。二是完善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主线,从商能力为核心的打通第一、二、三课堂的实践教学体系,开发新的国际商务模拟实习项目,建立新的实习基地。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
6、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 逐步完善校内外、国内外互通的开放协同的人才培养机制。①设立教育教改实验班,旨在建立课程国际化、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校企政联合等方面实现创新和突破。②拓展办学空间,实施教育教学的开放合作和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和整合,完善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合作机制。一是建立以行业、企业、政府为依托的多种形式的校企政合作模式。二是探索高校之间某些课程学分互换、素质拓展合作、申请“985”高校公开课自学等,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三是积极探索和完善与国外
7、高校长期的国际教育合作和学术交流机制。 以课程国际化为关键点开展教研教改和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对课程国际化的内涵、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研究与实践,建立评价课程国际化的基本指标体系。二是对课程国际化的基础条件、教学保障机制进行探讨,对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激励机制进行创新,尤其是鼓励青年教师加大对教学及其改革的精力投入。课题份量和难易程度要恰当,博士生能在二年内作出结果,硕士生能在一年内作出结果,特别是对实验条件等要有恰当的估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