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61826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1-01
《小学语文课堂结课初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学语文课堂结课初探 平时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下课前总是问学生:“这节课都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再作个简答,如果没有那么就是“好,这节课到此结束。”如果所有的老师都像上面所述,几乎都这样结束一堂课,或者最后来个布置作业。这样千篇一律的收尾,会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呢?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眼。”教学一是门艺术,无论是教一章、一节,还是一课,其教学的过程都应当是浑然天成的整体。元代的散曲家乔吉认为文章结构的技法应是:“凤头”、“猪肚”、“豹尾”。今天我们完全可以用来比喻课堂教学艺术创造的过程结构。好的课堂不仅有引人
2、入胜的导入,有丰满的、充实的教学过程,精彩的课堂结尾也会让学生意犹未尽,发人深思,给人力量,催人奋进,令人回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课堂总结有的时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概括、深化并要做到与后面的教学建立一定的联系,使学生课堂上学到的知识通过总结得到升华,形成技能。4 或许很多老师有些疑惑:一堂课的时间本来就短,还在课堂结尾上下功夫,那要费多少心思呀?弄不好结尾不成,还要变成拖堂?其实不然,只要稍加琢磨,就可以让课堂结课达到一种言已尽而意无穷甚至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境地。好的课堂结课应该从教材的实际和教学目的出发,起到加深一节课的主旨作用,而且也
3、要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到作用。笔者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课文研究和设计,总结出以下几种结课形式。 1.提出希望式 教师针对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思维度以及生活实际,提出学生感兴趣、可以实施或者操作性比较强的希望,把课堂的知识延伸到课外实践。例如:《鸟岛》结课时就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告诉孩子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希望同学们能爱护小动物。 2.引发思考式 南宋大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无疑,至此方是长进。”学习不可无疑,每一堂课如果都能启发学生对所授知识因不理解或理解不透而出问题,及时解疑答问,则能使学生学有所获,学而无疑。这是一种耐人寻味的
4、结课形式,还可在结课时提出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把语文拓展到课堂以外。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但在具体实施时要注意:问题不要太浅或太深,尽量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例如:《问银河》结课时,孩子们依然意犹未尽,还问了几个问题,银河里都有哪些恒星?银河里的星星怎么不会撞起来的?我引导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到图书角去从课外书中找寻答案。 3.自我感悟式 感悟即是感受体会,要让学生自己在每节语文课上悟出点什么?这点很重要,也很难做到,结课时给时间让学生自己谈谈真实感受,往往用自己语言表述出来的才是他们真正领悟的。如《理想的风筝》通过学习,学生自己能感悟出文中的
5、刘老师是一位乐观、热爱生活、追求生活的一位好老师。4 4.书声琅琅式 进入结课阶段,教师可设计一段朗读。朗读的内容可以是课文中的精彩片断,也可以是课外精选的,还可以是教师自编的等多方面内容,但要以课文内容为主。这样才能体现出大纲、课文精神。朗读的人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朗读的方式可以是一个人的朗读,也可以是一个人的领读,还可以是分角色的朗读。结课的朗读意在加深对课文的感受,这对强化整体认知、培养语感能力、陶冶美好情操等都有重要意义。例如在讲完《长江之歌》之时,师:(饱含深情,语速缓慢、低沉的)长江是母亲的化身,长江是祖国的化身,长江是力量的源泉,是人情感
6、的喷涌。下面我们欣赏一下著名播音员虹云奶奶朗读的《长江之歌》同学们认真感悟虹云奶奶对祖国的一片深情。(播放mp3)师:虹云奶奶读的动不动情?生:动情。师:我们也调动自己的情感,和老师一起朗诵诗歌的第二节好不好?生:好!师:准备好了吗?师生齐读。结课的朗读意在加深对课文的感受,这对强化整体认知、培养语感能力、陶冶美好情操等都有重要意义。 5.课外延伸式4 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和课文有关联的内容,如果老师再加以点拨,这样既开拓了学生的眼界又能让学生引起对课外读物的兴趣。例如在教学苏教第十二册《如令梦》进可以这样设计:当这首诗快要学完时,让同学们再读一首词。出示《
7、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把两首词放一块儿,问学生发现这两首词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学生谈到格式与字数都一样。李清照的词中还有很多也写到喝酒了,老师还可以让有兴趣的学生找来读一读,学生发现的就是《如梦令》这种词牌名的词的特点。字数、句式和韵律。这首词咱们以后还有机会细细地品味。古代的词谱成曲可进行演唱,你们想不想听一听《如梦令》这首词谱成曲子后,唱出来是什么感觉的?(放音乐)这样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6.设置悬念式 课堂结尾时,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不作解答,以造成悬念,预示新
8、课,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