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ID:30575060

大小:10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1-01

上传者:U-9950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_第1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_第2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_第3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_第4页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摘要随着课改不断深入,改进课堂教学行为、追求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已经成为教师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文从创设有效的课堂环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关注实验过程和结果等方面,阐述了构建高效化学实验课堂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效地组织实验教学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初中生在实验活动中积极性高,好奇心、参与意识强,但也存在着好动爱玩、自控力差,喜欢动手而懒动脑等缺点,实验课易出现无序、低效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怎样既能保持学生的兴趣,又能避免学生到实验室仅仅“玩”却没有实质收获?如何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从创设有效的课堂环境、发挥学生自主性、关注实验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有效的课堂环境,是实现实验课高效的前提条件5   任何教师想要成功创设充满活力而且有效的课堂,就必须做好准备和组织工作,必须为学生创造能潜心体验学习过程的条件,这是产生活跃、富有成效的课堂的关键。初中学生一进入实验室,就异常兴奋,非常关心本堂课的实验内容,往往是老师还没有讲解完怎么做实验,就急于动手,而做了几步,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了,这时他们很着急,就会问其他同学或老师,使实验过程不断被打断,实验效果大打折扣。为了创设一个安定、有效的教学环境,我是这样做:  1、充足的实验前准备  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预设到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做好充足的实验前准备。实验工作中,往往由于某件器材,甚至一件小物品如火柴、药匙等未准备好,而给实验教学工作造成被动,影响教学秩序正常进行。因此,每次实验前,要提前准备并检查每一组的实验器材,避免实验时不断有学生提出缺少仪器而使实验中断。  2、清晰的指导语  为确保学生专注于自己的实验,对实验要求有清楚的了解,在实验过程中不干扰或打断老师及其他学生的活动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要设计好清晰的指导语,并用正确的方法呈现出来,让学生非常明确本节实验课要达到的要求。例如:在“探究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我先要求1名学生说出具体操作步骤,  再要求几名学生用自己的话重说实验内容,达到每一个学生都理解实验过程,再让学生开始动手实验。促使学生在动手实验前集中注意力,领会实验要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  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是实现实验课高效的基础5   想要课堂充满活力,实现实验课的高效,仅有安全和积极的氛围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能高度投入、积极互动并有极高的学习热情,学生的意向性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学行为效果的优劣。教学是在学生想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的,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自主性,能为实验课的高效打下良好的基础。  1、充分挖掘学生本身所蕴含的教学资源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某些方面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知其所想,给其所需,采取适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的教学方法。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组织教学活动,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下,挖掘学生本身所蕴含的教学资源。如学习“粗盐提纯”,刚导入课题,就有学生急着举手“老师,我们看过电影《闪闪红星》中潘冬子巧妙地把盐化成水,躲过敌人的搜查,送给游击队。我也会”,面对这种情况,我灵机一动:让这些学生来教其他同学,既不让他们闲着,又巩固他们的知识,还能减轻我的负担,效果一定会更好。于是大声宣布:“现在,我们让这两位同学当大家的老师,让他们带领大家做粗盐提纯”。“学生教学生”学生们兴趣更浓厚,效果比我一个人讲的时候还要好。  2、增设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己设计方案自己做  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了解、实验作用的理解,使学生变要我做实验为我要做实验,积极性更高。例如在“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按照教材上的内容逐一介绍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物质,而是设置了一个问题情境:做一个“小魔术”:课前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干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向白纸喷碘液,出现“我爱科学探究”几个蓝色大字。学生非常惊讶,为什么喷的是棕色液体,而白纸上会出现蓝色字呢?这时,我再告诉学生小魔术的秘密,认识“5 淀粉遇碘变蓝”这一特性。然后再拿出馒头、生鸡蛋、花生、青菜,提出问题:我们常吃的这些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怎样让这些营养物质“显形”?此时,学生热情高涨,表现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学生先大胆作出假设,猜想食物中所含不同的营养物质。然后我把几种营养物质的性质一一介绍,提醒根据不同性质进行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过讨论、交流和修改,最后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实施实验时,各小组如实记录实验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分析得出结论:馒头遇碘液变蓝,说明含有淀粉;蛋清遇开水凝固,说明含有蛋白质;花生在白纸上按压,得到的油渍是脂肪;青菜汁会使高锰酸钾褪色,说明含有维生素C;馒头燃烧后剩有灰白色物质,说明含有无机盐;青菜在研磨时有水出现,说明含有水。完成实验后,逐个请各组介绍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大家一起讨论方案的优缺点和结论的正确性,各组间充分交流,我及时总结,一起分享探究的收获和体会。在整节实验课上,学生们经历了动手“做”、动脑“想”的过程,探究兴趣浓厚,实验气氛高涨,深刻认识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三、关注实验过程和结果,是实现实验课高效的关键5   动手做实验是学生很感兴趣的活动,但学生往往更喜欢动手,对实验现象却缺乏思考或懒于思考。而教学行为都是基于一定的教学目标,若是缺少了最后结果反馈的环节,那么教学是否有效就无从判断。因此,要实现实验课高效,教师既要关注实验过程,又要重视实验结果的分析,促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让学生从做中学,而且学有所获。要做到这一点,教师不能盲目将整个实验全盘推给学生,而应该将教学目标分解成一个个小任务,让学生逐步完成。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得出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后,增加用小烧杯做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当学生发现反应后质量不等于反应前的质量时,教室一下子热闹起来,抓住这一时机教师乘热打铁提出:“反应前有什么物质?”“在反应中有什么现象?”“反应后剩下什么物质?”来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最后得出正确结论。当学生的实验活动结束时,教师还需要花更多的心思来组织学生的反思和交流,并对学生个人和小组的各种表现进行点评,激励学生的后续探究。  如何让化学实验课堂有效率、有魅力,是化学教师的梦想。作为教师,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设备,尽可能地为学生学习创设必要的条件,并通过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从而真正发挥实验的效应,凸现化学课的科学功能。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