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衔接与连贯”论翻译专业化的必要性

从“衔接与连贯”论翻译专业化的必要性

ID:30546739

大小:10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31

从“衔接与连贯”论翻译专业化的必要性_第1页
从“衔接与连贯”论翻译专业化的必要性_第2页
从“衔接与连贯”论翻译专业化的必要性_第3页
从“衔接与连贯”论翻译专业化的必要性_第4页
从“衔接与连贯”论翻译专业化的必要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从“衔接与连贯”论翻译专业化的必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衔接与连贯”论翻译专业化的必要性  【摘要】严复的“信、达、雅”标准一直在翻译实践中起着指导作用,而根据索绪尔的结构语言学理论,不同符号系统之间的对等转换在理论上很难实现。译者们只注重源语与目标语之间的转换,往往忽略了源语在不同语域的转换,这造成了源语在转换成目标语之前其意义就已经不完整了。依据“衔接与连贯”的相关研究,翻译的过程不应只是源语与目标语两个系统的转换,而是存在着源语和目标语两个系统内部各自的转化,即存在四个转化过程。因此,对翻译实行专业化分工,有助于保持信息在转换过程中的完整性。  【关键词】“信

2、、达、雅”翻译专业化“衔接与连贯”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043-02  严复在翻译《进化与伦理》时,将其中的《序论》和《本论》命名为《天演论》,同时提出了“译事三难,信、达、雅”。自此,严复的翻译三原则逐渐成为译者们衡量自身翻译的标尺与追求的目标。郁达夫曾说:“‘信、达、雅’的三字,是翻译界的金科玉律、尽人皆知。”后世的译者们更关注“雅”的诠释,然而语言是语言符号的集合,对于“雅”的理解应首先建立在“信”的基础上;其次“达”要求翻译实现“

3、衔接与连贯”,因此,将语言学理论引入“信、达、雅”标准,有助于解构翻译过程,从而获得对翻译标准的新认识。7  一结构语言中的“信、达、雅”  严复提出的“译者三难,信、达、雅”中,“信”意为“译文意义不倍原文”;“达”为“为达,即所以为信也”;“雅”为“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三者乃文章之正规,亦即为译事楷模。故信达之外,求其尔雅”,换言之,即要求翻译实现内容信实、达如其分、文辞典雅。“信”与“达”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必须遵循的两个基本原则,译者们争论最多的往往是对“雅”字的理解。如刘重德先生提出的“信、达、切”,

4、将“雅”换为“切”旨在实现“三位一体”,切合原文的各种风格。然而要想做到“雅”或“切”的标准,则主要依赖于译者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翻译水平,这便形成了一种误区:译者们不断地重复解释或丰富“信、达、雅”标准,不外乎试图建立一种可供参考的理论体系,然而,理论的作用是指导大多数人实践,其理论价值也应当由翻译整体水平所体现,为此有必要重新审视严复的翻译标准。之所以会造成翻译水平拘泥于个人因素,一方面是“信、达、雅”的箴言化标准无形地将译者的注意力引向目标语,忽略了对原语的解读;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过分强调个人的修为,不重视整

5、体的素养,尤其是对于“信、达”的理解误区造成了翻译水平的个性化差异。7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此提供了新视角。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曾系统地探讨了语言的一些基本特征,他认为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是能指和所指的统一,能指和所指分别表示音响形象和概念,而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叫做符号。由此,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的一般原则,首先是符号的任意性,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因此,语言符号也是任意的,并且不以个人意志的改变而改变。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决定了符号的不变性,构成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的符号,一种语言构成一个系统,这

6、造成了系统的性质太过复杂,因此,对于译者来说,实现两个符号系统之间的转换将不可避免地出现符号信息丢失:一方面目标语中可能缺少与原语相对应的符号;另一方面,任意性的符号造就了不同的系统音响形象,后者不单纯是物质性的东西,也是声音的心理印记,因此建立在音响形象基础上的观念也可能存在差异,其结果是译者对于原语的误解。其次,能指的线性特征体现为一个长度,这个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符号在时间上的连续性与时间上的变化相连,说明了语言的可变性。语言的变化无论快或慢、孤立或结合,其结果都将导致所指和能指的转移,即语言材料和观念

7、之间出现了另一种对应,这往往会造成两种语言在符号观念的不同步,因此,在对变化中的语言系统进行翻译转换中会出现观念的偏差。再次,语言存在谱系分类,谱系分类的来源是以共同性为依据对语言加以分类,将具有共同来源的亲属语言归为同一语系,主要语系有: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闪-含语系、阿尔泰语系等,在同一语系内部又按关系的疏远和亲密程度分为不同的语族和语支。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语族,与英语、法语等国际官方用语谱系距离较远,缺少共同性,这表现在语言符号的选择上,形成了语言系统之间的“鸿沟”。由此可见,这些差异在宏观上造成了语言符号系

8、统间转换的信息丢失,对“信、达、雅”中的“信”原则形成挑战;微观上则影响语篇的衔接与连贯。  二翻译过程中的“衔接与连贯”  随着语篇“衔接与连贯”7理论日益受到重视,译者们也增加了对其在翻译应用的探讨。如在“‘句法、章法、用法’方面弄得更像英语”,这无疑细化了翻译理论,但却使其翻译局限于微观层次,容易使译者产生误解。对此,布朗和俞尔说“人类在解释一个语篇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