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效果研究

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效果研究

ID:30541257

大小:112.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31

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效果研究_第1页
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效果研究_第2页
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效果研究_第3页
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效果研究_第4页
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教师区域网络协同备课效果研究  【摘要】交互质量评价是教师网络教研效率效果的保证,并为后续研究提供实施依据。基于此,该研究利用文本内容分析法,根据Gunawardena交互分析模型,对安徽肥西县lO所学校的33位二年级老师基于学习元的协同备课交互内容开展深入分析,发现基于学习元的协同备课体现了群体知识的协同进化过程。而对教师在线讨论主题进行分析后,发现教师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教学评价、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等方面存有关注不足的现状,这都为后续教研主题的设计、教研活动的开展等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协同备课;内容分析;网络交互:学习元  【

2、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3)04―0033―0  一研究背景  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开展网络协同教研促进区域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为目前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但近几年国内网络教研主要集中在教研技术平台应用和资源建设,教研活动设计与教研模式的构建,网络教研的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研究”10。而专门聚焦中小学教师这个特定群体,在借鉴知识建构理论基础上,探讨如何利用虚拟社区来开展协同备课、促进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协同发展的研究相对比较匮乏。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团队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和

3、安徽肥西县教育局合作,探索如何开展基于学习元的区域协同备课活动,从而促进区域教学资源共享和来自城区、乡镇的10所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协同发展。  本次协同备课的网络支撑学习元平台是基于Web2.0思想构建的网络学习互动平台。协同备课过程中,一个学习元即为一篇方案,围绕着一篇方案教师可以进行协同编辑、批注、评论、订阅、推荐等操作。如图1所示为多位教师对一篇方案进行协同编辑的页面,图2则显示的为对某一段方案添加微批注的页面。在借鉴知识建构理论基础上,区域教师在学习元上开展的协同备课基本环节包括:编写方案、确定小组,聚焦问题、理论提升

4、,组内协同、方案修订,小组互访、互评修改,组内协同、二次修订,在课堂上对教学设计方案实施,以及根据实施的结果对教学设计进行在线完善。  二研究问题  根据上述设计思路,2012年3到4月,组织安徽肥西县10所学校的33位二年级老师开展基于学习元的协同备课活动,10所学校两两结对形成5个协同备课小组完成5份协同方案。在虚拟学习环境中,交互的质量被认为是提高学习效能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样,协同备课活动结束后,如何评价教师网络协同备课的交互质量,并根据协同备课情况来设计后续教研活动成为亟须解决的问题。具体而言,需要利用内容分析法挖掘其背

5、后隐含信息,回答以下两个问题。  (1)教师在学习元上是否初步实现了群体知识的协同发展和进化?10  (2)教师在协同备课的过程中,主要关注的设计环节和主题有哪些?这些关注点分别处于知识协同建构什么阶段?为后续的教学或教研提供了怎样启示?三文本内容分析法的相关文献综述  内容分析是20世纪兴起的一种新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法在工具的支持下,已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和评价CSCL协作学习过程中,而以计算机为媒介的交流(ComputerMediatedCommunication)的质量评价已经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CMC的内容分析强调对

6、定性资料的量化分析。它对于认识网络协作规律、发现其中问题和改进网络协作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国内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是直接应用国外开发的相应内容分析工具开展相关分析,分析的视角主要集中在知识建构,批评性实践社区的认知存在、教学存在和社会存在三个维度,认知和元认知等几个角度。  结合文献调研,对教师协同备课开展CMC内容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要确定CMC内容分析法的基本环节。本研究主要参考刘黄玲子等研究者总结出的CMC内容分析步骤:①确定分析样本:②将选定的样本分成若干分析单元比如命题、句子、意义要点、推理链、段落或者一轮对

7、话等;③开发或选择一个编码系统:④确定何种交互信息属于编码体系中的何种类别;⑤描述编码结果:⑥在编码结果中寻找隐含的趋势和规律,同时解释所发现的规律及其效度。10  其次要确定编码分析单位。CMC内容分析单元最常见的主要有三种类型:单独的一句句子、消息中一个一致的主题,或者讨论过程中某一时间发布的所有信息(例如论坛上的一个帖子,一个电子邮件等)。分析单位的确定取决于研究的需要,本研究将分析单位确定为一个意义单位,这个意义单位可以是教师对方案的一条点评或者一个微批注,或是教师协同修改的一条具体内容,意义单位可以是多个句子,但需指向明确,

8、如某个具体教学问题或教学策略等。  选择合适的编码系统或分析框架。分析框架体现了分析思路。目前存在着几十种内容分析的框架,如Henri在1991年第一个提出的理解交互内容的分析模型,Newman等提出的分析批评性思维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