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538405
大小:119.5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31
《卫生学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卫生学教学大纲(临床医学等本科专业用)一、前言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门学科,它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的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提高劳动能力的目的。它强化预防为主,群体观念和环境观念,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预防医学知识,以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教学目的是联系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实际,使学生认识环境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了解生活环境、营养与食物、生产环境和社会行为四类重要因素对健
2、康影响的基本知识,了解我国预防保健工作原则和基本组织措施,为以后在临床实践中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和做好预防保健工作打下基础,培养良好的医德,成为合格的新型的医生。二、教学内容和要求绪论掌握卫生学概念、内容和研究方法,卫生学的发展情况。医学生学习卫生学的重要性。掌握医学模式、三级预防、“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全球卫生战略、初级卫生保健的概念内容。学习预防医学应建立预防的观点、环境的观点和人群的观点。掌握预防医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第一章人和环境第一节人类环境与生态平衡卫生学是研究外界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所产生各种影响的科学
3、。掌握环境、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的概念。人体和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环境污染与环境生态破坏是影响人体健康和发生疾病的重要原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第二节环境污染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和公害。环境污染的原因、种类和常见污染物、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环境的自净作用。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人类对环境异常变动的反应过程。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急性及慢性中毒、致癌、致畸、致突变和致敏作用)。影响污染物对健康损害程度的主要因素(污染物毒性、剂量与强度、作用时间、人体感受性、联合作用)。高危人群,高敏感人群,剂量反应关系,
4、剂量效应关系。环境和疾病:公害病、职业病、地球化学性疾病、营养缺乏病、食物中毒和其它疾病。第三节环境污染的防治我国环境保护的方针,工业“三废”、生活“三废”及农药污染、残毒危害的防护原则。环境卫生标准及环境质量评价:卫生标准的概念及其意义,制定环境卫生标准的理论依据,卫生监测和卫生监督,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原则和方法。实习内容:实习1:地方病和大气污染教学录象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第一节空气环境及其卫生学意义。空气物理性状:太阳辐射、气温、气湿、气流、气压及空气离子。气象因素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空气化学性状:清洁空气的化学组成,氧及二
5、氧化碳对健康的影响。温室效应及危害。空气污染:污染来源,影响空气污染物浓度的主要因素。常见的空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可吸入尘、氮氧化物)及其对健康的危害。空气环境的卫生防护原则,绿化植树的卫生学意义。实习内容:实习2:环境污染案例讨论第二节水与健康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概况。水的卫生学意义:有利作用(生理、生活、生产)。水污染的危害: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甲基汞污染与水俣病,镉污染与痛痛病,有机污染、铬污染与恶性肿瘤),生物性污染与介水传染病,介水传染病的危害及特点。水质性状指标及水质评价常用指标,综合评价方法。饮用水的基本卫生要求
6、:流行病学安全,化学组成有益无害,感官性状良好,水量充足、取用方便。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掌握细菌学指标(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余氯浓度)。水源选择及其卫生防护:水资源种类及其卫生学特征,水源选择原则,水源防护基本要求。饮用水的净化:目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饮用水的消毒:目的、原理、方法、影响因素。饮用水各种消毒方法的特点。实习内容:实习3:饮用水消毒:漂白粉加入量测定和余氯测定。第三节土壤与健康地质环境与健康:微量元素与健康。土壤的卫生学意义。土壤污染:主要来源,种类,自净过程及特点,卫生防护原则。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原则
7、、方法、评价指标。污水灌溉农田的主要卫生问题及其防护原则。第三章食物与健康第一节营养素与热能一概述:熟悉营养素需要量、供给量的概念熟悉中国居民每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的标准(DRIs)制定的意义及内容二:蛋白质1掌握蛋白质营养价值评价的指标,蛋白质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及供给量;2熟悉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原因与种类;三.脂类1掌握必需脂肪酸的生理功能,脂类的来源及供给量2熟悉脂类的生理功能,脂类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四.碳水化合物1熟悉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及生理功能,2掌握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及与疾病的关系,掌握碳水化和物的来源及供给量
8、五.热能1熟悉热能的表示单位、热能的来源及供给量2.掌握决定机体热能需要的因素;3了解肥胖的原因及危害;六.维生素1掌握维生素的分类,各种维生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及营养缺乏症;2熟悉各种维生素的理化性质、供给量;3了解反映体内维生素营养水平的指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