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剖析

儿童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剖析

ID:30536516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31

儿童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剖析_第1页
儿童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剖析_第2页
儿童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剖析_第3页
儿童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剖析_第4页
资源描述:

《儿童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剖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儿童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剖析  【摘要】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数学语言不仅是其专业素质的外在体现,也是完成数学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修炼数学语言,是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关键词】数学;语言能力;儿童;策略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应尝试从日常生活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够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和结果。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语言水平。但是,由于儿童年龄小,经验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在数学方面上存在亮许多不够规范和严谨的地方。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采取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数学语言,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具体来说,常用

2、的策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创设生活情境,借助生活体能和日常语言领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是用来表达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数学化语言,是数学特有的形式化符号体系,它具有简练、严谨、抽象和形式多样的特点。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说过:“数学不过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儿童由于受认知规律和生活阅历及思维特点的影响,掌握并运用数学语言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数学语言来源于生活,是在生活语言基础上的提升与抽象。因此,教师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借助熟悉的日常语言来理解数学语言的本质,同时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走向数学语言,是十分必要。4  例如,人教版一年级下

3、册《分类》一课的教学。在学习分类概念之前,学生已经在生活中体验了分类概念,如家里物品的分类摆放、商店货品的分类摆放等。相应的,他们在这些感性的生活体验时也获得了关于分类的“日常语言”,如“分类就是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等。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以用情境活动贯穿整节课。在提示分类概念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水果类、蔬菜类、家用电器类、文具类的实物图片,先将这些图片混合在一起,然后要求小学生小组合作,动手摆放这些实物图片。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把实物图片摆放成了水果、蔬菜、家用电器、文具四类。在交流汇报时,学生很自然地就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用“日常语言”

4、进行描述。之后教师再进行小结,提示概念:“像同学们刚刚做的那样,把同一类物品放在一起的方法就是‘分类’。”这样,在拥有一定“日常语言”的基础上,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学生对数学语言有了很好的感知。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时可以借助生活语言来说清思路或算理。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瓦工的工次是每人每天55元,小常浓砌房子,请了8个工人做了6天,一共应付多少元?学生很快列出如下算式:(1)55×8×6;(2)66×6×8;(3)55×(8×6)。在讨论解题思路时,对于前两种解法,大家都能说出道理,而对于第三种解法,发生了争执,大家认为8×6这一步没有意义

5、,所以是错误的。这时,有位同学站起来说:“这样做是对的,我家砌房子,爸爸就是这样算工钱的。爸爸说,一个人做一天就是一个的工作时间,8×6就表示一共做了48个人的工作时间。”“对。”有人补充说:“这也可以认为是总的工作时间。”4大家听了他们的发言,连连点头。一种较难理解的思路,借助于生活语言很快得到了解释。  生活语言是数学语言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语言来为数学语言服务,使抽象的数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从而使学生透彻理解、运用自如。同时,教师更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数学语言,在比较、辨析中规范数学语言,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促使学

6、生的数学素养迅速发展。  二、重视数学阅读,加强语义理解  小学阶段的数学语言以大量的文字语言为主。因此,对小学阶段数学语言的语义理解就以文字语言的理解为重心。儿童的思维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所以儿童理解数学语言需要“内部言语化”,即把阅读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数学语言的训练离不开阅读,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因为数学的概念、性质及一系列的符号都有其科学而严密的定义,不会模棱两可,更不会产生歧义,所以我们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文本来感悟数学语言,理解数学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将数学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存”。只有正确理解了语义,学生才能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增强数学

7、语言的理解力,从而建立起良好的数学语言系统。  在教学“因数和倍数”单元时,由于这一单元牵涉的概念比较多,教师可提倡学生通过阅读去进一步理解概念,然后尝试用不同的数学语言表达同一个内容。例如,对于35÷7=5,可问学生:“你有哪些不同的理解?”4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表达:35是7和5的倍数,5和7是35的因数。对于同一算式,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不仅能检测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阐述的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和发散性。  在关于问题解决的教学中,老师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