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实体品牌电子商务之路

李宁实体品牌电子商务之路

ID:30431529

大小:86.4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9

李宁实体品牌电子商务之路_第1页
李宁实体品牌电子商务之路_第2页
李宁实体品牌电子商务之路_第3页
李宁实体品牌电子商务之路_第4页
李宁实体品牌电子商务之路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宁实体品牌电子商务之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李宁实体品牌电子商务之路,谈何容易!在谈论传统企业如何入网之前,我们需要将传统企业划分清楚再说。钢铁企业永远都不会做零售网站,但是它可能做B2B,让它下游需要钢铁作为原料的长期合作企业直接在网络下单,实现产业供应链优化,这个叫VerticalIntegrationalongtheindustrialsupplychain(丢丢洋文,现在流行这个华而不实的恶习)。所以,我们谈传统企业如何入网,我想把范围首先缩小到零售类型的企业再说。但是零售类型的企业也是五花八门的,也是大家肉眼每天看的最多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有超级市场(如家乐福)、有百货

2、公司(如百盛集团)、有ShoppingMall(如香港海港城)、有仓储会员店(如麦德龙)、有行业卖场(如家居的百安居、数码的百脑汇、家电的国美、书本的新华书店等)、有专卖店(如肯德基)、有星罗棋布的便利店(如好德、罗森)、有批发杂货市场(如上海的七浦路)、有各种渠道都渗透的品牌商(如达芙妮鞋,既有百货的专柜、又有购物中心的店中店、又有自己的街边专卖店等等)、有直接走大型店中店路子的(如日本的无印良品或优衣库、美特斯邦威也算)…如上的这些,都属于零售的范畴,理论上都可以触网,但是不同类型的零售企业,触网的规则和玩法可能都不太一样,这是需要注

3、意的。另外,有的品牌商品压根没有自建的渠道,比如德芙巧克力和杜蕾斯避孕套(挂在街边墙上的自动售套机也算个零售布点,不过不是某个套专属的),超市和便利店就是它的渠道,但是这个渠道是人家的地盘,一旦所有超市和便利店都和它闹翻了,它就完蛋了。但是像Breadtalk、MacoPolo或者克里斯丁这些面包店,是有自己散布的店面渠道的。又比如说LV,渠道五花八门,有专柜、有店中店、在香港中环还有一个超级大的独立店,甚至有富人提前DIY定制与预订。这就是零售的世界,虽然很复杂,其实本质都是:如何将必需品、中端品、奢侈品的这些商品,以最便利的方式、最低

4、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地理位置,通过零售这个庞然复杂的网络,传输到千家万户的目标顾客手中。那么如果谈到传统零售企业如何触网,我们就必须明白,是哪个类型的零售企业入网?我这里只想说说品牌商如何入网,因为品牌商更加关心开拓新渠道,而百货和渠道类零售企业不是那么火热着要上网,为什么?你看看北京西单和上海八佰伴触网已经很久了,联华OK也触网了,天虹百货和百盛百货都筹备着在入网,但是现实是:他们的交易额还不到实体的5%。百脑汇也算渠道类的IT数码零售企业吧,去年做了个网站,交易额硬是撑不到50万1个月,让他们老板大失所望,据说他们前期还发誓要赶

5、超京东…(美国不一样,沃尔玛网上销售都占了至少30%了[Veryls纠正说只有0.4%])而品牌商越来越热衷,比如:罗莱、水星家纺、倩碧、兰蔻、三星、诺基亚、达芙妮、乐扣、多样屋、佐丹奴、太平鸟、百丽、Jack&Jones等等,不胜枚举。1)这里扯到品牌商,又可以分为:做标准品的品牌商和做非标准品的品牌商。怎么说呢?IBM笔记本是标准品,因为配置和价格都相对透明,组件整合起来多少钱,大家心里有底,其他的无非就是款式、品质、保修、组合创新功能有点不同的花头了;但是克里斯丁的面包就不是标准品,因为面包的制作很灵活,奶酪多一点,还是尺寸大一点,

6、还是上面喷个心状的奶花,都没有具体的行业标准,所以价格可以更加雾里看花。这里我有第一个结论:标准品之品牌商和非标准品之品牌商,触网的方式不太一样。因为:标准品侧重做品质、非标准品侧重做冲动(当然标准品也会做冲动,我说的是侧重点)。标准品做品质应该好理解,非标准品做冲动是啥意思?恩,我来解释下。品牌商在商场佣金和租金、营销和管理成本方面就被砍掉5~6成,上游又是砍掉2~3成,所剩无几,只能靠品质+营销+忽悠,让顾客愿意出比成本高3~5倍的价钱来买单。各位没看到,欧莱雅动不动就请个国际明星在电视上发发骚,丢出句"你值得拥有",就是骗你的冲动的

7、。要理解非标准品品牌的本质,首先要知道它的成本结构!如果零售价是100%,那么它的主要成本是:厂商生产的成本(在25%,大概估计);商场佣金、或者专卖店租金(25%之间);销售折让(你上街到处看到打折就明白了,基本在15%);人员工资和管理成本(25%左右)各位自己算算吧:拿到手的净回款=零售价销售折让商场佣金与租金-人员工资与管理成本=1-15%-25%-25%=35%厂商的成本是25%,这还算好的,成本30%的品牌商比比皆是,净回款的35%中有30%就要给上游厂商,利润并不是想象的那么高,要是遇到春节圣诞的大促销,更是捉襟见肘。这里就

8、引出个概念来了,非标准品的厂商要盈利,就需要定价在成本上有很大的Margin!要不然罩不住无休止的末端营销、商场盘剥和管理成本。但是这个margin顾客为什么会买单?因为品牌商之所以为品牌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