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0372642
大小:93.04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29
《《成本理论》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第五章成本理论案例5-1案例名称:“下海”明智吗?案例适用: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案例来源:梁小民《微观经济学纵横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案例内容]:在“下海”的浪潮中,某服装公司处长小王与夫人用自己的20万元资金办了一个服装厂。一年结束时,会计拿来了收支报表。当小王正看报表时,他的一个经济学家朋友小李来了。小李看完报表后说,我的算法和你的会计不同。小李也列出一份收支报表。这两份报表如下:单位:万元会计的报表(会计成本)经济学家的报表(经济成本)销售收益10
2、0设备折旧3厂房租金3原材料60电力3工资10贷款利息15总成本64利润6销售收益100设备折旧3厂房租金3原材料60电力3工资10贷款利息15小王和夫人应得的工资4自有资金利息2总成本102利润-2[案例评析]: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会计报表中的总成本是实际支出的会计成本,经济学家报表中的总成本是经济成本。会计所算出的利润是会计利润,经济学家所算出的利润是经济利润。在企业作出决策时,了解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之间的差别是十分重要的。所谓会计成本指的是厂商在生产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
3、一般要反映到厂商的会计帐目上去,是企业已支出的货币的记录,因此也叫做历史成本。在会计报表中,用于设备折旧、厂房租金、原材料、电力等、工人工资和利息的支出(94万元)是会计成本。销售成本(100万元)减去会计成本(94万元),就是会计利润(6万元)。会计成本的信息不足:第一,会计成本往往只能说明过去,不能说明将来。第二,会计成本往往含有一些人为的因素。第三,会计成本不能准确反映厂商生产的实际代价。经济成本是在会计成本上加了机会成本,即经济成本等于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因此,了解这两种成本差别的关键是机会成本。所谓机会成本(Opportun
4、itycosts),从企业来说,指的是由于使用某一投入要素而必须放弃的这一要素其他用途的最高代价,从要素所有者来说,则是指这一要素在其他可能的机会中所能获得的最高报酬。机会成本可以用价值量来表示,也可以用实物量来表示。机会成本的前提条件:(1)资源本身有多种用途;2)资源可以自由流动而不受任何限制;(3)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简言之,机会成本就是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例如,你手头有20万元,可用于存银行获利息2万元,或炒股获利4万元。你把这20万用于炒股获得4万元时就放弃了存银行的2万元利息。所以,没有反映在会计报表中,它是一呼
5、观念上的损失。经济成三中包括机会成本,它与会计成本的差别在三点。第一,机会成本包括小王与夫人自己办厂,不用向自己支付的工资。会计成本中没有这一项。但从机会成本的角度来看,他们如果不自己办厂,则可以去上班,赚到工资。所以,他们不上班而放弃的工资收入就是把自己的时间与精力用于办厂的机会成本。我们假设小王及其夫人上班时每年工资收入为4万元,所以,自己办厂的机会成本之一就是放弃的这4万元收入。第二,机会成本包括小王办厂自有资金所放弃的利息。会计成本中也没有这一项。小王办厂中部分是自有资金(20万),并不用给自己支付利息,会计报表中当然没有记录。但
6、如果把这笔钱存入银行,可获得2万元利息。把20万元用于办厂而放弃的利息是机会成本之一。http://www.docin.com/sundae_meng第三,会计报表与经济学家报表中都有设备折旧一项,但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不同,因此数值不同。会计是按线性折旧计算的,即全部设备为15万元,设备使用期限为5年,平均每年折旧3万元,所以,设备折旧为3万元。经济学家是按设备资产的现值来计算折旧的。小王去年买的设备,现在如果拿出去卖只值10万元,所以折旧,即设备资产价值的减少为5万元。这就是用机会成本来计算的折旧。这两种方法计算出的折旧差别为
7、2万元。(应该注意的是,用机会成本的方法计算折旧,如果资产升值了,折旧就为负的,例如把房产作为设备时,房产升值,折旧就可以是负的,但在会计看来,折旧绝不可能是负的。)这三项机会成本加在一起共为8万元。所以,经济成本为102万,减去销售收益100万,实际上还亏了2万元,即经济利润为负2万。小李在向小王说明这一切后告诉他:从会计师的角度看你赚了6万元,但从经济学家的角度看你赔了2万元。放着好好的处长不当,当什么私人老板呢?何况,当老板比处长辛苦得多,社会地位也远不如处长。如果把这些也作为机会马本你亏损更大了。小王听后恍然大悟,决定“上岸”回机
8、关。小王的夫人特别感谢小李,因为这一年来她太累了,如果不是小李讲了机会成本的道理,小王还以为赚了6万元,会一直干下去呢!小王的例子告诉我们,当作也一个决策时,不仅要考虑得到什么,不定期要考虑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