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自主预习

[中学教育]自主预习

ID:30182597

大小:70.54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7

[中学教育]自主预习_第1页
[中学教育]自主预习_第2页
[中学教育]自主预习_第3页
[中学教育]自主预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自主预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自主预习、精讲多练”校本教研工作阶段总结 伴随着新课程催动而出现的校本教研,是当前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促进广大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保证,是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教研室、校长室、教导处的积极推动下,逊让乡中心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已经稳步、扎实进行了本本学年、学期第一二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的氛围浓厚。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学科组,形成与新课程相适应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校本教研的基地在学校,广泛开展校本教研,加强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发挥学校教学研究的职能作用,促进教师专业化

2、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努力把学校建设成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化组织,这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同时,校本教研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我校以学校课程改革机构为依托,组建了坚强有力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组织和全员科研的校本教研执行组织,成立了专门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袁永鹏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贺生荣副校长任副组长、教务处全体成员及教研组长为成员;同时,学校为了切实抓好校本教研工作,还成立了以教务处主任和副主任为组长,各教研组长为副组长的实施小组,使得我校以校为本的教育科研如火如荼。各学科教研组成员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安排的各学校的校本教研活动,通过听

3、课、观摩校本教研模式、交流使我校“自主预习、精讲多练”为主题的校本教研的开展注入了活力,各学科教研组教师积极参加,同伴互助,群策群力,形成了一股浓厚的教研氛围。二、 领导重视,办学理念较新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教研的身体力行者。各位校长不仅是校本教研的组织者,同时带头积极参与校本教研活动,真正确立了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并陆续建立、健全了有利于教学研究的科学的导向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切实为广大教师开展校本研究提供必要的条件;加强了学校教研组、备课组及年级组的建设,建立了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组、教师个人的“三三制”的校本教研整体框架,形成了

4、校长——主管校长——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全体教师为主的校本教研组织;三、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特点“聚焦”课堂教学,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利用公开课、展示课为契机,重抓备课、反复磨课,力求把课改的理念贯穿在每个教学环节。尽管能够接受比较新的教育理念,但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上要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完全统一到课改的理念中来还有些差距,、又面对新教材、新教法等特点,因此主要通过教研组抓课堂教学的“备,说,讲,评,思”五个环节来实现,尤其是重视课前集体备课和课后磨课。课前备课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按备课要求分教时备课,做到内容正确完整,融隐性目标与显性目标于一体,博采众长而自有特色。为了将钻研教材、研究教

5、法和学法的质量与效果更提高一步,对一些重点课、难点课的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难点的突破,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设计形成共识,反过来再修订教案,我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强化课堂效益,杜绝用学生的“勤”、“苦”来弥补教师备课、上课的不足。四、探索适应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按”说课→上课→反思→评课”程序,每学期每位教师出一节具有体现课改精神教学模式的研究课,利用第三轮课堂教学创模达标活动为契机,从中推出优秀课,为实施课改打好基础。教师在进行说课时,可着重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后改进等方面进行;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可着重从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现象、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自身教学。五、有效管理校本教研1.活动考勤制

6、度。在开展校本教研过程中,记录教师出席情况,对全体参与教师进行严格考勤。2.过程督查制度。学校领导参与校本教研,对校本教研进行过程督查并给予具体指导。3.表彰激励制度。对在校本教研中工作成绩突出的个人进行表彰与激励。6、争取校本教研的专业引领。六、 注意抓好教师的校本培训,为校本教研提供有力支撑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直接决定着校本教研工作开展的质量。为提高教师群体的校本教研理论水平,进行专题讲座,为广大教师“加油、充电”;结合自身师资整体水平不高的现实,重点抓好了教师的学历培训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将教师的专业成长作为校本训的主要内容;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专业支持。“自主预习、精讲

7、多练”校本教研工作阶段总结2009.7.20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