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民国以来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起表现特点和影响

宏观:民国以来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起表现特点和影响

ID:30144356

大小:119.5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7

宏观:民国以来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起表现特点和影响_第1页
宏观:民国以来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起表现特点和影响_第2页
宏观:民国以来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起表现特点和影响_第3页
宏观:民国以来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起表现特点和影响_第4页
宏观:民国以来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起表现特点和影响_第5页
资源描述:

《宏观:民国以来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起表现特点和影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宏观经济论文:民国以来出现过几次通货膨胀,其表现特点和影响我们先了解下通货膨胀的定义:一、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现象。理解这一定义应特别注意两点:①通货膨胀是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局部的或个别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上海,不能视为通货膨胀;②通货膨胀不是指个别商品价格或某个行业商品价格的上升。而是价格的总水平。二、通货膨胀的成因。(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1、基本观点:当对商品和服务的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达到的总供给时,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导致通货膨胀。主要体现在凯恩斯学派的“需求拉上论”和货币派的“需求拉上论”。这两派学说都认为通货膨胀的根源在于总需求方面,但两者关于引

2、起需求过度的原因不同。凯恩斯学派认为总需求的过度是因为消费、投资、政府支出等因素的过度增加所引起的。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无法解释“滞胀”现象。货币学派认为总需求的过度是货币数量的过度增加导致的。(二)供给型通货膨胀1、基本观点:通货膨胀的根源不在于总需求的过度,而是在于产品成本的上涨,并迫使增发通货“批准”这一上涨。主要类型有工资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评价:成本推动假说的前提是总需求既定,提出该理论的目的是为了解释“滞胀”现象。但该理论遭到了货币学派的尖锐批评。他们认为成本推进论将个别商品价格同一般物价水平混为一谈,把相对价格与绝对价格混为一谈。(三)结构性通

3、货膨胀基本观点:当总需求和总供给大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由于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会引起物价持续上涨。主要有1、需求结构转型通货膨胀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3、斯堪的纳维亚小国型通货膨胀4、落后经济的结构型通货膨胀。(四)混合型通货膨胀基本观点:该理论将供求两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认为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上和成本推动共同引发的。三、我国的特点:我国通货膨胀现象是短期性和政策性,中国现在的国情是,每年的通货膨胀率是3%左右,也就是说,每100元人民币,到明年就只能当97元使用了。顺便说一句,也是因为如此,所以现在存活期根本就是贬值,根本不能达到保值的目的,因此银行出了很多理财产品,像通知存

4、款,货币市场基金等,都是可以起到保值,甚至增值的目的,而且风险几乎为零,可以考虑的。综观1979年以来的十三年,中国周期性通货膨胀的原因在于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的一致性与矛盾性。从更深层次上看,就客观原因而盲,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并存下,计划经济体制因素与市场经济体制因素之间的摩擦。而80年代中期以后,这种摩擦表现尤为突出。就主观原因而言,是经济高速增长战略目标。经济高速增长,可以是集约型高速增长,也可以是粗放型高速增长,而增长方式取决于经济体制。因此,要解决周期性通货膨胀这一顽症,必须从根本上着手,一是加快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步伐,一是加快

5、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步伐。(二)法币。1935年11月4日,国民党政府为摆脱美国白银政策引起的白银上涨给采用银本位制的中国带来的严重影响,因而实行法币改革,规定由中央、中国、交通三银行(后又加中国农民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白银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法币汇价为一元等于英镑一先令二便士。法币是一种以外汇为本位的货币制度,它借助无限制买卖英镑来维持币值,后来又投靠美元,从而打上了深刻的殖民地货币制度的烙印。1942年7月,法币的发行集中到中央银行。由于国民党政府完全控制了金融事业,其发行法币又没有限制,这就为法币不断出现通货膨胀铺平了道路。在法币改革前,193

6、4年底全国主要银行发行的兑换券总计约5.6亿元。到1936年1月,即法币改革后2个月,已增至7.8亿,此后更是猛增,至1948年8月21日已达6636946亿。与此同时,物价上涨得更快,如以1937年6月重庆物价指数为1,1948年8月21日上涨至1551000。而上海物价比重庆更高,如以1937年6月为1,则1948年8月21日为4927000。当时有人说,战前能买一头牛,这时只能买1/3包火柴。(三)金圆券。在法币已走到了绝境时,国民党政府为了作垂死挣扎,于1948年8月20日发行了金圆券。此券由中央银行发行,法币按300元合金圆券1元收兑。企业及个人持有的金银外币限期

7、兑换金圆券,违者没收。金圆券发行限额为20亿,发行准备必须有40%为金、银、外汇。金圆券表现上是金汇兑本位制,实际上是一个骗局,因为黄金收归国有,外汇不能买卖。相反,国民党政府借发行金圆券大规模掠夺了人民手中的金银外汇。据统计,从1948年8月23日到10月31日,中央银行收兑的金银外汇约合2亿美元。金圆券原定限额发行,但不到3个月,即1948年11月底已发行33.94亿。于是宣布取消限额,此后发行额直线上升,到1949年4月上海解放前夕,已达51612.40亿。与此同时,金圆券面额从一元一直发到五十万、一百万。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