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缺铁性贫血

临床执业医师——缺铁性贫血

ID:30129021

大小:122.0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7

临床执业医师——缺铁性贫血_第1页
临床执业医师——缺铁性贫血_第2页
临床执业医师——缺铁性贫血_第3页
临床执业医师——缺铁性贫血_第4页
资源描述:

《临床执业医师——缺铁性贫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临床执业医师——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四种疾病之一,主要发生在6个有~3岁的婴幼儿,是由于不同原因造成体内铁元素的缺乏,使血红蛋白减少所致的一种贫血,临床具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贮存铁剂治疗有效等特点。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反复诱发小儿感染,使病症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积极防治本病,是当前儿保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病因   (一)需要量高   小儿由于长生发育快需铁量增加,生长愈快需铁量愈多,血容量随体重的增加,正常婴儿长到5个月的体重增加1倍,生后头1年体重为初生3倍,未成熟儿可达5-6

2、倍,每增加体重1公斤,体内需增加铁质35-45mg,若初生血蛋白为19g/dl,呈4.5-5个月时降至11g/dl左右,此时仅动用储存的铁即可维持,勿需在食物中加铁。因此缺铁性贫血多发生在6月-3岁小儿。这个时期应特别注意合理的添加含铁比较多的食品。年龄在6个月以前的小婴儿若有明显的缺铁性贫血,一般不是由于饮食中缺铁所致,必须寻找其他原因。   (二)体内贮铁不足   胎龄7个月以前的胎儿贮铁很少,胎儿由母体获得的铁在妊娠后3个月最多。足月新生儿体内贮铁约250-300mg,加之生理性溶血所释放的铁,足够生后4个月生长发育之用。早产、双胎、宫内失血(胎儿向母体或向另一挛生胎儿输血),前置胎

3、盘,胎盘早期剥离,生后过早结扎脐带(可使新生儿少得70-100毫升脐血,相当于铁元素40mg)以及母亲妊娠患严重血的贫血等,均可使新生儿贮铁减少。于生后3-4个月发生贫血。   (三)饮食摄入铁不足   从食物中获得铁不足是缺铁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婴幼儿饮食以母乳或牛乳为主,而乳类含铁量极低,人乳含铁0.15mg/dl,牛乳含铁0.1mg/dl,羊乳更少,乳类中铁吸收率为2-10%.如不及时添加含铁丰富的辅食。即易发生贫血。年长儿可因饮食习惯不良、拒食、偏食或营养供养较差而发生缺铁性贫血。   (四)铁的生长和消耗过多   正常人体内储存的铁,为人体总铁量的30%,如急性失血不超过全血量的1

4、/3,虽不额外补充铁剂,必能迅速恢复,不致发生贫血。婴儿每天排泄铁比成人多3倍,长期慢性失血时,如每失血4ml,约等于失铁1,6mg,虽每天失血量不多,但铁的消耗量已超过正常的一倍以上,即可造成贫血。常见的慢性失血如胃肠道的畸形,膈疝、息肉、钩虫病、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斑、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等,均可导致铁质缺乏。此外长期腹泻、呕吐、脂肪痢均可影响营养素的吸收,小儿反复急慢性感染、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良均影响铁质的吸收和消耗增多,造成缺铁性贫血。   二、临床表现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发病多在6个月至3岁,大多起病缓慢,不为家长所注意,至就诊时

5、多已为中度贫血。   (一)一般表现   皮肤粘膜进行性苍白,口唇、口腔粘膜、眼睑、甲床、手掌最为明显。同时伴有精神不振,对周围环境反应差,有时烦躁不安,年长儿可自述头昏、耳鸣、记乙力减退等。   (二)其他系统的表现   1.消化系统: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腹胀或便秘等。部分患儿有异食癖(吃纸屑、煤渣等)。   2.呼吸循环系统:由于缺氧,可有代偿性呼吸、心率加快,活动或哭闹后更明显,严重者可出现全心扩大、心脏杂音甚至心力衰竭。   3.免疫功能降低:易患各种感染。T淋巴细胞功能减弱及粒细胞杀菌能力降低。   (三)肝、脾、淋巴结肿大   由于骨髓外造血反应,肝、脾、淋巴结可有轻

6、度的肿大,年龄愈大,病程愈长,贫血愈重者,肿大愈明显。   三、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均降低,血红蛋白降低尤甚,呈小细胞低色素贫血象。MCV<80μm3,MCH<28pg,MCHC<32%.红细胞大小不均,以小的为主,中心淡染区扩大,可见嗜多色性或嗜硷性红细胞,偶见靶形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减少或正常。白细胞及血小板无明显改变。见图6-4.   (二)骨髓象   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各期幼红细胞体积小,胞浆少,边缘不整齐,核浆发育不平衡(浆幼核老),这种变化以中幼红细胞更为突出。粒系统和巨核系统无明显改变。骨髓可染铁减少,铁粒幼红细胞〈0.5-1%,细胞外铁消失,正常

7、时可见40-60%幼红细胞含有铁颗粒,细胞外铁+-++.见图6-5.   (三)血生化   1.血清铁蛋白(SF)测定是一种灵敏而可靠的血清学诊断指标,在缺铁早期即可减少,SF<16-20μg/L(放免法),或<10μg/L(酶免法)。并发肝炎,肿瘤及其他感染时,SF可暂时升高。   2.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测定,缺铁时,FEP不能与铁结合生成血红素,未被利用的原卟啉在红细胞内聚积,是红细胞内缺铁的生化证据,如FE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