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中医执业医师——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ID:30076780

大小:121.5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6

中医执业医师——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_第1页
中医执业医师——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_第2页
中医执业医师——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_第3页
中医执业医师——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_第4页
中医执业医师——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医执业医师——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中医执业医师——小儿哮喘病的中医医史文献研究  【摘要】 从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等方面,总结归纳部分中医医史文献中关于小儿哮喘病的记载,进一步探讨古人对该病认识的过程及辨证施治的思路,为临床治疗小儿哮喘病提供文献依据和支持。  【关键词】 中医儿科;哮喘;医史文献  哮喘是儿童时期的常见肺系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痰鸣气喘。“哮”指声响言,“喘”指气息言,哮必兼喘,故通称哮喘。  古代医籍对哮喘记载颇多,《素问。通评虚实论》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就分别对“喘鸣”“喘息”等进行描述。金元之前,医家多将其列入喘门,元代

2、朱震亨在其著作《丹溪心法。哮喘》中最先将其命名为“哮喘”,独立一章,且提出“哮喘专主于痰”,并有哮证并发以攻邪为主,未发则以扶正为要的论述;明代万全在《万氏秘传片玉心书。哮喘门》中将“哮喘”之名引入儿科,并且独立一门专门论述。  1 病因病机  哮喘的发生为痰伏于肺,每因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刺激、体虚劳倦等诱因引动触发,以致痰壅气道,肺气宣降功能失常。然而在生理、心理等方面小儿与成人又存在着不同。阎季忠归纳小儿的病理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也就是说小儿身体柔弱,生长发育迅速,御病机制尚不完全,致使既易感受寒邪,又易感受热邪,并且

3、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容易出现由实转虚的变化。小儿哮喘疾病亦存在这种病理现象,《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咳嗽咽喉作呀呷声诸方》云:“夫小儿嗽而呀呷作声者,由胸膈痰多,嗽动于痰上搏于咽喉之间,痰与气相击,随嗽动息,呀呷有声。”  1.1感受外邪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素问。太阴阳明论》曰:“故犯贼风虚邪,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寒气客于冲脉……喘动应手矣。”《婴童类萃。喘论》曰:“又有风寒暑湿,邪气相干,皆能为喘……或喉间如曳锯

4、之声。”“肺受寒邪,吼哮喘急,咳嗽声重。”《万氏家传幼科发挥。肺所生病》云:“小儿素有哮喘,遇天雨则发者。”《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咳嗽论》云:“治肺中风邪,肩息喘鸣,或发咳嗽。”可知,外感风、寒、湿邪气,积于表而郁于肺,肺气宣降失常,气不布津,聚液生痰而致哮。  1.2饮食不当  《医碥。喘哮》曰:“哮者……得之食味酸咸太过,渗透气管,痰入结聚,一遇风寒,气郁痰壅即发。”秦景明在《幼科金针。咳嗽》中也写道:“哮拔总为咸酸得,经久庸肺高骨露……”可见,饮食不当,或过食酸咸,或过食海膻发物,亦可致使脾失健运,痰浊内生,上干于肺,壅塞气道,诱发

5、哮喘。  1.3因惊发喘  《婴童类萃。喘论》曰:“七情之气,伤于五脏,亦能为喘。”且小儿“心常不足,肝常有余”,故而常发于惊。小儿哮喘的病因病机中,惊亦是引起哮病的病因之一。曾世荣在《活幼口议。喘急症候方仪》中就曾提到:“小儿有困惊暴触心肺,气虚发喘。”“惊则气乱”,进而影响肺气的宣发肃降,气不行液,聚而成痰,痰又与气相搏,导致气道壅塞,诱发哮喘。  1.4体虚致病  体质弱,则易受邪侵,幼儿禀赋不足可导致哮喘的发生,故而有“幼稚天哮”者。《赤水玄珠全集。哮》曰:“其间亦有自童幼时,被酸咸之味,或伤脾,或呛肺,以致痰积气道,积久生热,

6、妨碍升降而成哮证,一遇风寒即发。”《保婴撮要。作喘》亦云:“哮喘……前证多因脾肺气虚,腠理不密,外邪所乘,真气虚而邪气实者多。”  2 证治方药  张仲景首创哮喘病的治疗原则,针对哮喘病病发部位在肺,而肺系疾病每与痰饮有关,在《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其中射干麻黄汤被后人称为治哮之祖方。此外,后世医家在遣方用药各方面亦有许多发挥,其中小儿哮喘的证治方药也日臻完善。                      医学教育网免费提供  2.1宋元时期医家对小儿哮喘的治疗  《太平圣惠方。治小儿咳嗽诸

7、方》云:“治小儿咳嗽喘促,胸背满闷,坐卧不安。葶苈散方。”“治小儿咳嗽不瘥,喉鸣喘急,款冬花丸方。”《婴孺方》云:“治少小上气,喉中介介作声,甚者啼,喘逆不得息,五味细辛汤方。”《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咳嗽论》云:“菖蒲煎治肺中风邪,肩息喘鸣,或发咳嗽。”《小儿药证直诀。脉证治法。肺盛复有风冷》中记载:“胸满短气,气急喘嗽上气。当先散肺,后发散风冷。散肺,泻白散、大青膏主之。肺不伤寒则不胸满。”并且在“诸方”中列出阿胶散(又名补肺散)用以治疗“小儿肺虚气粗喘促”。《活幼口议。喘急症候方仪》云:“其因惊发喘,逆触心肺,暴急张口,虚烦神困则以化

8、痰定喘丸主之。又有哮吼喘者,喉间如曳锯之声,可服梅花饮子。其食盐酸而喘者,啖之以生豆腐。有热者治之以清凉定喘之剂。”  2.2明清时期医家对小儿哮喘的治疗  《幼科证治准绳》借《千金要方》“射干汤”用以“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