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病的中医医史文献探析

哮病的中医医史文献探析

ID:9663682

大小:48.5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8-05-05

哮病的中医医史文献探析_第1页
哮病的中医医史文献探析_第2页
资源描述:

《哮病的中医医史文献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哮病的中医医史文献探析作者:韩雨桐臧明月谭会兰吉庆【摘要】本文从三、证治方药(一)证治分析哮喘病的发生、演变和转归过程均与气机失宜、痰蕴内伏有关。临床以咳嗽、喘息、咳痰、哮鸣为四大主症。仲景首创哮喘病的治疗原则,《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治则。经统计:仲景辨治肺系疾病设方22首,均与痰饮所致有关。其中射干麻黄汤被后人称为治哮之祖方。《医宗金鉴》将哮病分寒、热、虚、实四类,主张按外寒伤肺、停饮、火郁、痰盛、气虚、肾气虚寒立方。《沈氏尊生书·咳嗽哮喘》主张以“淡饮食,行气化痰”为治法。蒋宝素《问斋医案》提出:发时以“疏解豁痰为主,平复后脾肾双补为宜”

2、的治法,尤对平复后的脾肾双补,阐发总结为:“不扶其土,无以生金,不固其下,无以清上,法当固肾扶土为主,清上实下辅之,爰以六味、六君加减,守常调治,或可图功。”《王旭高临证医案》提出“在上治肺胃,在下治脾肾。发时治上,平时治下,此一定章程。若欲除根,必须频年累有,服药不断。倘一暴十寒,终无济于事也。”[5](二)方药规律哮病由于病因多端,病机演变复杂,证治方法也呈多样化,传统上将哮病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因此在分型论治中,主要抓住祛邪、补虚两个关键环节。发作时,其治主要在肺,方药选择以祛邪利气为主;缓解期,治疗重在肺脾肾,以培补摄纳为主。总结归纳古今方剂,有以下常用药:杏仁、甘草、陈皮、桑

3、白皮、桔梗、款冬花、人参、五味子、半夏、白茯苓、麻黄、麦门冬、生姜等。若遇兼夹之证还可灵活加减。李士材《医宗必读·喘》认为哮病其因甚多,然总不外乎痰火内郁,风寒束于外,主张用苏子、积壳、桔梗、防风、半夏、瓜萎、获荃、甘草一方统之,冬加麻黄,夏加石膏,寒加生姜。《沈氏尊生书·咳嗽哮喘》主张以“淡饮食,行气化痰”为治法,以苏子、积壳、青皮、桑白皮、桔梗、半夏、前胡、杳仁、桅子为治哮必用之药,另择历代治哮有效之方:“陈皮汤以表散,千金汤以总治,清金丹疗食哮,水哮方治水哮,千缉导痰汤治风痰哮,参苏温肺汤用治内外皆寒,越脾加半夏汤治寒包热,定喘汤除根。”[5]四、其他治疗方法(一)针灸针灸治疗哮

4、病,主要是用其物理作用,刺激肌肤与腧穴,通过经络传导,使气血通畅,机体阴阳得以调整而趋平衡,从而促进肺脾肾三脏功能恢复,达到宣肺平喘之目的。《灸法秘传》云:“天突,凡喉疮、喉风、哮喘、气噎、肺痈、咯血、喉中有声,针此穴。”而膻中为八会穴之气会,具有宽胸利膈、清肺降气之功效;《类经图翼》云:“膻中,主治一切上气短气、痰喘哮嗽、咳逆噎气、喉鸣气喘、肺痈呕吐涎沫脓血。此气之会也,凡上气不下,及气噎气隔气痛之类,均宜灸之。”此二穴皆取其局部治疗作用[6]。(二)外治疗法清·《张氏医通·诸气门下·喘》曰:“冷哮……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

5、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均,姜汁调涂肺腧、膏肓、百劳等穴。……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此法沿用至今,对于缓解症状,推迟或减少复发,缩短发作期均有明显疗效,堪称为一种较好的辅助疗法[7]。(三)食疗食疗既可配合药疗作为辅助治疗,又可在预防哮病的发生和治疗过程中,补充药疗的不足,并促进疾病痊愈和防止复发。《千金翼方》载“羊骨粥”:羊骨1000g,糯米100g,葱白2茎,生姜3~5片,细盐少许。《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水晶桃”:核桃仁300g,柿霜饼300g。花生粥[8]:花生50g,山药30g,百合15g,粳米100g,冰糖5g。将花生洗净捣烂,加山药片、百合片、粳米同煮粥,

6、加入冰糖,即可食用。五、小结哮病是呼吸系统临床疾病中的常见病,中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