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984594
大小:79.5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5
《小学品德论文:将无限紧握于你的掌心——有效活动刍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小学品德论文将无限紧握于你的掌心——有效活动刍议 【摘要】活动是品德课程的呈现形式,是教师和学生绽放生命活力的空间,更是课程实施的“灵魂”。在品德教学中,教师应与时俱进,根据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从生活中提炼、精选出儿童乐于接受的活动,做到活动安排合理,慎防课堂活动的轰炸现象;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克服活动现场出现的从众心理,让学生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教师适时点拨,切忌放羊式管理,帮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使品德的课堂教
2、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沙一世界”,我们要引导学生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将无限紧握于你的掌心。【关键词】活动自主有效要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要看到一朵野花中的天堂;将无限紧握于你的掌心,将永恒捉住在片刻之际。布莱克(Blake,W.),《纯真的预示》我们对世界的认知源自聚集在伟大事物周围的、复杂互动的真正共同体。一位优秀的教师能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共同体的动态演变,从而让最优特质获得融合和超验升华。放眼世界,越来越多的校园开始流行义务实习计划,这些计划把学生分配去参加与他们学习领域相关的共同体活动,他们的学业成绩
3、更好,而且个人层面与这门学科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回到品德学科,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活动是品德课程的呈现形式,是教师和学生绽放生命活力的空间,更是课程实施的“灵魂”。在品德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品德课的教学目标,从儿童生活中提炼、精选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克服从众心理,让学生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教师适时点拨,帮
4、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感悟道德境界,使品德的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慎防课堂活动的轰炸现象症状:整节课活动很多,让人目不暇接,学生在活动中只有招架的份,根本没能思考体验,活动的教育内涵未能很好地发挥。请看《父母的疼爱》这一课一位教师设计的课堂活动流程:(一)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导入,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长大的历程。(二)学生交流自己成长过程中有纪念意义的东西。(三)朗诵《游子吟》5(四)故事会:让学生讲讲家里发生的难忘的故事。(五)品角色扮演,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深爱。(六)学生思考:“父母有哪些
5、高兴、生气的事?”“在父母劳累、生病、伤心的时候,你做过什么?”“每当父母生日或节日时,你怎样表达对父母的爱?”(七)才艺展示,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八)引申:我们有些同学平时还和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住在一起,他们对我们的抚育之恩同样是深厚的。病因:品德课上的活动是为品德教育而服务,活动的形式应服从品德教育的内涵。活动并非多多益善,像这样狂轰乱炸,徒有形式没有实效,脱离了教学目标,为了活动而活动,就失去了活动本身应有的魅力,也背离了品德课程的初衷。在以主体为中心的课堂中,学生不应被忽略,相反,应更多地尊重学生
6、的需要,教师应引导学生走进一个比他们的经验、情感、自我世界更大的世界,这样才能令学生真正生龙活虎起来。处方:在预设活动时,教师要考虑到活动的可行性,时间允不允许,条件具不具备,控制活动的“量”,尤其关注内容是否精当,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灵等。诚如古罗马教育家普鲁塔克指出的那样: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一节品德课的活动是否有效,并不在于活动的“量”,而在于活动的“效”,我们要看活动是否触动学生的心灵,是否促使学生反思自身的行为,是否引导学生更全面地看待某一个问题
7、,从而扩大他们的共同体归属感的世界。这位教师设计的活动可以分几节课进行,这一节课其实教师只需要在上述设计中选择一两个重点活动做足做透,如让学生交流自己成长过程中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或小时候的照片,感受父母关爱,安排跟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几个小品,让学生角色体验,发自内心地反思自己的行为,有所感悟,懂得尊重父母、体贴父母、回报父母。要知道,体验、感悟作为一种生活形式,强调的是发挥主体作用,活动是引发、培养儿童感悟的载体,儿童的感悟需要激发,我们教师在教学时绝不可将活动填满课堂,填满学生的心灵,更不可以告诉的方式教给学
8、生应该感悟到的结果。两个世纪前,布莱克在《纯真的预示》中就告知人们我们能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所有学科都是从“一粒沙”去观察它们自己的世界,所以我们把满满一车的沙子倒给我们的学生,令他们对事物一知半解是多么愚蠢的行为。我们教师应充分发挥儿童的自我意识,精选贴近学生实际的活动,拿起“一粒沙”让学生自己去瞧瞧。只有发挥了人的主体性,学生才可能有感悟,才能发展对这个微观世界的整体的理解,从而去调整人生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