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

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

ID:29963669

大小:71.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5

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_第1页
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_第2页
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_第3页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案例:《风筝》教学感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让风筝飞得更高——《风筝》教学感悟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课堂教学主要环节回顾这是一堂校级公开课。偏爱鲁迅作品的我早在接受公开课任务的时候就把《风筝》定为教学篇目。理由非常简单:我希望将这堂课上出深度,同时更希望通过这堂课让我的学生开始了解鲁迅,走近鲁迅,为今后的“阅读鲁迅”开一个好头。带着这样的初衷,根据我对自己学生阅读水平的了解,我在备课过程中将课堂目标定为通过对文本的深入阅读来解读《风筝》一文的多重主题。备课的过程是细致而充分的。那天,我带着我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和满腹自信从容地走上了讲台。我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请已经充

2、分预习过课文的学生谈谈读《风筝》以后的感受。马上有学生回答:“哥哥因为一件小事而一直记挂着对弟弟的伤害,弟弟又没有记恨自己的哥哥,我感觉到了兄弟之间浓浓的亲情!”还有学生回答:“最大的感受就是文章里的哥哥和我爸爸妈妈一样剥夺了我们游戏的权利!我要告诉他们,游戏是儿童的权利!”站在讲台上的我不由一阵窃喜:真是争气,一晃两个主题解决了,我有更多时间来“讲深讲透”了!这时,班里的“才女”举手了,她的回答更是“锦上添花”:“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的反省精神了。这么一件事情就让他意识到自己剥夺了小兄弟的游戏的权利,并且诚恳地向兄弟

3、道歉。这是因为他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缘故。而且,在兄弟表示忘却的时候他却‘依然沉重’,这就更加突出了他自我反省的精神!”学生的回答显然已经提及了文章主题的几个层面:亲情、游戏的权利、自省的精神。这比我原先的设想更理想(我原来打算用一定时间引导学生理解自省精神),于是,顺理成章地,我高兴地引领学生进入本课教学的第二个环节。教学的第二环节是:通过教师备课时精心设计的问题带领学生深入阅读文本,使第四层面的主题“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个教学环节侧重于文本的阅读和具体内容的深入探究。为了让学生深入阅读文本,我先提出了“找到虐杀之残酷的词语

4、”和“找出小兄弟喜爱风筝的语句”来让学生体会鲁迅语言的准确、生动和精炼。接着,抛出一个我觉得一定会使学生争论不休的讨论题:弟弟如此喜爱风筝,哥哥如此无情地毁坏了风筝,弟弟怎么竟然会忘记这件事情呢?你觉得弟弟是真的忘记了吗?课堂上的反应确实如我所料,学生们的激烈的辩论开始了,渐渐形成了两种看法:大多数学生认为小兄弟其实没有忘记这件事情,他是为了让哥哥解脱才说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也有学生认为小兄弟是忘了这件事,因为兄弟情深,这种事情怎会牢记?很显然,学生们正在用凭直觉想当然地得出结论的方式进行游离于文本之外的无谓的争论,我及时提

5、醒:你们能从书中找到各自的依据吗?终于,学生们又回到了文本,有人恍然大悟:小兄弟听到我道歉后的反应足以证明他是真忘了。但仍有学生觉得不服气,这时,我得意地抛出我准备好的关键性问题:小兄弟认为自己玩风筝对吗?这个问题又一次使课堂的讨论气氛热烈了起来。经过充分的讨论,学生从文章中找到了答案:小兄弟将做风筝的地点选在了“少有人去的”小屋里,见我进来后的反应是“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在我毁坏风筝后他只是“绝望地站着”,这些反应都足以证明小兄弟自己也认为这是不对的。有了这个问题做铺垫,学生对于“弟弟如此喜爱风筝,哥哥如此无情地毁

6、坏了风筝,弟弟怎么竟然会忘记这件事情呢”这个问题开始有了自己的思考,几个学生发言下来,大家有了共识:小兄弟之所以忘却是因为他认为哥哥的做法根本就是对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游戏的权力被剥夺了,这样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然就在时间流逝的过程中被淡忘了。这个环节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我”感到的“无可把握的悲哀”究竟是什么?在这个春天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的是什么?通过这个问题的讨论回答,文章的最深刻的主题层面“浮出水面”,学生们终于发现,在《风筝》的文字下原来蕴藏着鲁迅先生对于被虐杀者的麻木的深深的遗憾和悲叹!最后进入教学的第三环节

7、:向学生讲述鲁迅弃医从文的故事,简单介绍鲁迅深重的民族忧患意识和民族责任感。结合课文的主题向学生推荐阅读《五猖会》。二、教后的思考《风筝》的公开课就这样“顺顺利利”地完成了。教学指向是非常明确的,学生的讨论发言也算热烈,整节课虽然不是“行云流水”,但至少能让自己觉得学生的思维“尽在掌握”。但上完课后的喜悦感却转瞬即逝,相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觉得这堂课缺少了一些什么。静心想来,这问题就出在“尽在掌握”。一直有这样一个观点:对于有深度的经典文章,学生的阅读往往是浅层次的,教师就有义务有责任引导他们在读懂经典的同时提升阅读能力

8、,而不能一味只让学生说,以一种表象的热闹来认同学生的浅层次的阅读。《风筝》的教学设计也正是以这样的一个原则为出发点的。但,回过头来看,我发现自己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还是以“智者”的姿态“君临”学生,以自己的思维牢牢地控制着(或者说是“霸占”着)这个本该属于学生的课堂。这里就涉及到一个教师在课堂里的角色的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