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842374
大小:301.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24
《北京市房山区2013届高三数学第二次模拟考试 文(房山二模)(含解析)北师大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3年北京市房山区高考数学二模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5分)(2013•房山区二模)若¬p∨q是假命题,则( ) A.p∧q是假命题B.p∨q是假命题C.p是假命题D.¬q是假命题考点:复合命题的真假.专题:常规题型.分析:由题意,可得¬p,q的真假性,进而得到正确选项.解答:由于¬p∨q是假命题,则¬p是假命题,q是假命题,所以p是真命题,q是假命题,所以p∧q是假命题,p∨q是真命题,¬q是真命题,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复合命题的真假判定,解决的办法是先判断组成复合命题的简单命
2、题的真假,再根据真值表进行判断. 2.(5分)(2013•房山区二模)下列四个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增的是( ) A.y=x﹣1B.y=tanxC.D.y=x3考点:奇偶性与单调性的综合.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根据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可.解答:解:y=x﹣1的图象不过原点,所以y=x﹣1不是奇函数,故排除A;y=tanx在每个区间(kπ﹣,kπ+)(k∈Z)上单调递增,但在定义域内不单调,故排除B;y=﹣在(﹣∞,0),(0,+∞)上单调递增,但在定义域内不单调,故排除C;令f(x)=x3,其定义域为R,且f(﹣x)=(﹣x)3=﹣x3=﹣f(x),
3、所以f(x)为奇函数,又f′(x)=3x2≥0,所以f(x)在R上单调递增,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单调性的判断,属基础题,定义是解决该类题目的基本方法,要熟练掌握. 3.(5分)(2013•房山区二模)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y=lgx的图象上( ) A.所有点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 B.所有点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 C.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纵坐标不变) D.所有点的纵坐标缩短到原来的(横坐标不变)考点:函数的图象与图象变化.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由于函数y=lg=lgx﹣1,把函数y=lg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可得函数函数y=lg=lg
4、x﹣1的图象,由此得出结论.解答:解:∵函数y=lg=lgx﹣1,∴把函数y=lgx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下平移1个单位长度,可得函数函数y=lg=lgx﹣1的图象,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平移变换方法,依据x加减左右平移(左加右减),函数值加减上下平移(加向上、减向下),属于基础题. 4.(5分)(2013•房山区二模)设平面向量=(1,2),=(﹣2,y),若∥,则
5、2﹣
6、等于( ) A.4B.5C.D.考点:平行向量与共线向量;向量的模.专题:平面向量及应用.分析:利用向量共线定理即可得出y,从而计算出的坐标,利用向量模的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2×2﹣y=0
7、,解得y=﹣4.∴=2(1,2)﹣(﹣2,﹣4)=(4,8),∴
8、2﹣
9、==.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向量共线定理、向量模的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5.(5分)(2013•房山区二模)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所有点(x,y)( ) A.都在函数y=x+1的图象上B.都在函数y=2x的图象上 C.都在函数y=2x的图象上D.都在函数y=2x﹣1的图象上考点:程序框图.专题:图表型.分析:开始x=1,y=2,输出(x,y),继续循环,x=x+1,y=2y.x≤4就循环,当x>4时,循环结束.最后看碟输出(x,y)值适合哪一个函数的解析式即可.解答:解:开始:x=1,y=2,进行循环:输
10、出(1,2),x=2,y=4,输出(2,4),x=3,y=8,输出(3,8),x=4,y=16,输出(4,16),x=5,y=32,因为x=5>4,∴退出循环,则输出的所有点(1,2),(2,4),(3,8),(4,16)都在函数y=2x的图象上.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到型循环结构,根据流程图计算运行结果是算法这一模块的重要题型,处理的步骤一般为:分析流程图,从流程图中即要分析出计算的类型,又要分析出参与计算的数据建立数学模型,根据第一步分析的结果,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解模. 6.(5分)(2013•房山区二模)已知M,N是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内的两个不同的点,则
11、MN
12、的最大值
13、是( ) A.B.C.D.考点:简单线性规划;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专题:计算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作出题中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四边形ABCD.因为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BD是区域中最长的线段,所以当M、N分别与对角线BD的两个端点重合时,
14、MN
15、取得最大值,由此结合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本题答案.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得到如图的四边形ABCD,其中A(1,1),B(5,1),C(,),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