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课时闯关 文(含解析)新人教a版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课时闯关 文(含解析)新人教a版

ID:29836091

大小:14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4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课时闯关 文(含解析)新人教a版_第1页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课时闯关 文(含解析)新人教a版_第2页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课时闯关 文(含解析)新人教a版_第3页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课时闯关 文(含解析)新人教a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5.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课时闯关 文(含解析)新人教a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4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运算课时闯关文(含解析)新人教A版一、选择题1.(2013·江南十校联考)如图,向量a-b等于(  )A.-4e1-2e2B.-2e1-4e2C.e1-3e2D.3e1-e2解析:选C.依题意结合三角形法则可知,a-b=e1-3e2,故选C.2.如图,D、E、F分别是△ABC的边AB、BC、CA的中点,则(  )A.A+B+C=0B.B-C+D=0C.A+C-C=0D.B-B-F=0解析:选A.A+B+C=A+B+C=(A+B+C)=0.3.已知△ABC和点M满足M+M+M=0.若存在实数m使得A+A=m成立,则m=(  

2、)A.2          B.3C.4D.5解析:选B.∵M+M+M=0,∴点M是△ABC的重心.∴A+A=3.∴m=3.4.(2013·陕西西安八校联考)已知a、b、c是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单位向量,它们两两之间的夹角均为120°,且

3、ka+b+c

4、>1,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A.k<0B.k>2C.k<0或k>2D.0

5、ka+b+c

6、>1可得

7、ka+b+c

8、2>1,即k2a2+b2+c2+2ka·b+2ka·c+2c·b>1,所以k2-2k>0,故k<0或k>2.5.(2013·重庆高三调研)已知直线x+y+a-2=0与圆x2+y2=4交

9、于B、C两点,A是圆上一点(与点B、C不重合),且满足

10、O-O

11、=

12、O+O-2

13、,其中O是坐标原点,则实数a的值是(  )A.2B.3C.4D.5解析:选A.如图,O-O=C,设弦BC的中点为M.O+O-2=2-2=2,由已知可得

14、C

15、=2

16、A

17、.即2

18、

19、=2

20、A

21、,∴

22、A

23、=

24、C

25、=

26、M

27、,∴在△ABC中,∠A=90°.BC为直径.即x+y+a-2=0过(0,0)点.∴a=2.二、填空题6.设e1、e2是两个不共线向量,若向量a=3e1+5e2与向量b=me1-3e2共线,则m的值等于________.解析:由于a与b共线,∴存在非零实数k,使得a=kb,即3e1+5

28、e2=k(me1-3e2),即(3-km)e1+(5+3k)e2=0,∴3-km=0且5+3k=0,解得k=-,m=-,故m的值为-.答案:-7.如图,在△ABC中,点O是BC的中点.过点O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于不同的两点M、N,若=m,=n,则m+n的值为________.解析:=(+)=+,∵M,O,N三点共线,∴+=1,∴m+n=2,故填2.答案:28.(2013·浙江宁波十校联考)已知点P是△ABC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3+5+2=0,设△ABC的面积为S,则△PAC的面积为________.解析:如图,由于3+5+2=0,则3(+)=-2(+),则3=-2

29、,设AB,BC的中点分别为M,N,则=(+),=(+),即3=-2,则点P在中位线MN上,则△PAC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一半.答案:S三、解答题9.已知非零向量e1、e2不共线,欲使ke1+e2和e1+ke2共线,试确定实数k的值.解:∵ke1+e2与e1+ke2共线,∴存在非零实数λ使ke1+e2=λ(e1+ke2),则(k-λ)e1=(λk-1)e2.由于e1与e2不共线,∴只能有解得k=±1.10.已知D为△ABC的边BC上的中点,△ABC所在平面内有一点P,满足++=0,试求:的值.解:由于D为BC边上的中点,因此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易知+=2,因此

30、结合++=0即得=2,因此易得P、A、D三点共线且D是PA的中点,所以=1.11.(探究选做)在△ABC内一点O满足+2+3=0.求S△AOC∶S△BOC.解:由题知:(+)+2(+)=0,设AC、BC的中点分别为M、N,则+=2,+=2,∴+2=0,即=2;∴M、O、N三点共线,且=2,∴===2,由等比定理得=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