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工程复习题(1)

发酵工程复习题(1)

ID:29753695

大小:98.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23

发酵工程复习题(1)_第1页
发酵工程复习题(1)_第2页
发酵工程复习题(1)_第3页
发酵工程复习题(1)_第4页
发酵工程复习题(1)_第5页
资源描述:

《发酵工程复习题(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发酵工程与传统酿造、化学工程相比特点是:发酵是生物体自身进行的反应与传统酿造相比:1、发酵过程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在发酵设备中一次完成;2、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条件温和,耗能少,设备较简单;3、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可以是农副产品、工业废水或可再生资源,微生物本身能有选择地摄取所需的物质;4、容易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能高度选择地在复杂化合物的特定部位进行氧化、还原、官能团引入或去除等反应;5、发酵过程中需要防止杂菌污染,大多情况下设备需要进行严格的冲洗、灭菌,空气需要过滤等。二、与化学工程相比(发

2、酵工程的一般特征):1)作为生化反应,通常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因此没有爆炸之类的危险,各种设备都不必考虑防爆问题,还有可能使一种设备具有多种用途;2)原料通常以糖蜜、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加入少量的各种有机或无机氮源,只要不含毒物,一般无精制的必要,微生物本身就有选择地摄取所需物质;3)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因此数十个反应过程能够像单一反应一样,在称为发酵罐的单一设备内很容易地进行;4)能够容易地生产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是发酵工业最有特色的领域;5)由于生命体特有的反应机制,能高度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的氧化、还原、官能团导入等反应;

3、6)生产发酵产物的生物物质菌体本身也是发酵产物,富含维生素、蛋白质、酶等有用物质。因此,除特殊情况外,发酵液等一般对生物体无害;7)发酵生产在操作上最需要注意的是防止杂菌污染8)通过微生物的菌种改良,能够利用原有生产设备使生产飞跃上升。三、微生物发酵技术反应过程中的特点:1、条件通常温和(常温、常压、弱酸、弱碱)。2、原料来源广泛,以糖、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为主。3、反应以生命体的自动调节方式进行,单一反应器内进行。4、发酵产品(多为小分子产品,也容易生产出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5、高度选择性地进行复杂化合物在特定部位的反应。6、生产发酵产物的微生物菌体本身

4、也是发酵产物(发酵液一般对生物体无害)。7、防止污染(灭菌是发酵成败的关键)。8、改良微生物菌种(提高生产水平;菌种是发酵的根本因素)。四、微生物发酵技术发展历史过程及特点:1、自然发酵(天然发酵):厌氧发酵、非纯培养、产物稳定性差(酒、醋、酱油)。2、纯培养技术建立:纯培养无菌操作技术建立、密闭发酵罐、表层培养、显微镜诞生及微生物发现(甘油、丙酮、丁醇等初级代谢产物)。3、通气搅拌大规模发酵技术建立:好氧发酵、发现青霉素(次级代谢产物)。4、代谢控制发酵技术:生产谷氨酸,菌种经遗传育种、人工诱变等控制其代谢途径得到所需的代谢终产物(氨基酸、某些抗生素

5、)。5、开拓发酵原料时期(石油发酵时期):石化工副产品作为发酵原料、大型发酵罐、自动化、连续化(单细胞蛋白)。6、DNA体外重组技术的建立(基因工程阶段):分子生物学、DNA重组、细胞融合(干扰素、激素)。五、分批发酵:1、定义:(分批培养)是指将所有的物料(除空气、消沫剂、调节pH的酸碱物外)一次性加入发酵罐,然后灭菌、接种、培养,最后将整个罐的内容物放出,进行产物回收。清罐结束后,重新开始新的装料发酵的发酵方式。2、特点:非稳态培养过程、一次性投料一次性收获产品、封闭系统、表现典型的生长周期(延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衰亡期)、稳定期细胞浓度最大

6、。3、优缺点:设备要求低、操作简单、易于掌握、适用于固体颗粒或较多泡沫的培养基灭菌、适用于小发酵罐中培养基的灭菌;不能使细胞始终处于最优条件、对培养基营养成分破坏较大,反复加热冷却使能耗增加、发酵周期延长、降低了发酵罐利用率。六、补料发酵:1、定义:(半连续培养、半连续发酵)是指发酵中后期养料逐渐消耗,菌体逐渐走向衰老自溶,代谢产物不能再继续分泌,为延长中期代谢活动,维持较高的发酵产物的增长幅度,给发酵罐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发酵方式。2、特点:介于分批发酵和连续发酵之间的一种微生物细胞的培养方式。3、优缺点:维持菌体浓度、减缓供氧矛盾、避免发酵

7、过早结束。与分批培养方式比较:①可以解除培养过程中的底物抑制、产物的反馈抑制和葡萄糖的分解阻遏效应。②对于好氧过程,可以避免在分批培养过程中因一次性投糖过多造成的细胞大量生长、好氧过多以至通风搅拌设备不能匹配的状况。③微生物细胞可以被控制在一系列的过滤态阶段,可用来控制细胞的质量;并可重复某个时期细胞培养的过渡态,可用于理论研究。与连续培养方式比较:①不需要严格的无菌条件。②不会产生微生物菌种的老化和变异。③最终产物浓度较高,有利于产物的分离。④适用范围广。七、连续发酵:1、定义:(连续培养、开放式培养)是指以一定的速度向培养系统内添加新鲜的培养液,同

8、时以相同的速度流出培养液,从而使培养系统内培养液的量维持恒定,使微生物细胞能在近似恒定状态下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