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551251
大小:75.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第六单元 劝学知识精讲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六单元劝学知识精讲一.本周教学内容第六单元《劝学》二.学习目标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3.熟读并背诵课文三.学习方法1.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了解文言实词在演变过程中词义引申、扩大、转移、缩小四种现象。2.注意此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以及正反两方面反复论证的特点。四.作者介绍荀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他的散文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句法简练绵密,多排比句子,又善用比喻《劝学》一文的这些特点较为明显。《劝
2、学》一文最为突出的特点还是比喻的运用,它多达20个,且形式灵活。巧妙有力地阐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及学习方法和态度。这些比喻的含义及内在联系是学习本文的重、难点。因此,只有准确理解比喻的含义,课文内容的理解、字词句的理解也迎刃而解了。五.解题从“劝”字入手,不难见出是“劝勉”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劝阻”语义不同。“劝”是手段,“学”是目的,明确本文主旨是劝勉人们学习。六.重难点解析第一段:在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1)全文的文眼(2)统领全篇,开门见山,引起下文论述注:《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内容分前后
3、两部分。前部分着重阐明学习的重要性,后部分着重阐明学习方法。课文节选自前部分。第二段:1.“青出于蓝(比喻)”“冰寒于水(比喻)”一论据(生活现象,比喻论证)说明:客观事物有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变化一提高)2.“(比喻)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继续设喻)(变化不可逆)比喻经过后天的学习,才能把人改造成为有用的人3.“木受绳则直(比喻),金就砺则利”(比喻)比喻人就是要学习,同理推出人只有经过“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起决定作用。木——金——人(“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
4、明而行无过矣。”)第三段:总述: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学之博见也(比喻)→借助学习比空想有效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比喻)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比喻)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比喻)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比喻)见闻水陆——借助学习弥补不足——结论:君子靠的是后天学习第四段:从学习方法态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的积累(4)坚持不懈(4)去(2)后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七.文言总结1.词类活用:(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名动、游水。(
5、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日,名状,每日(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状,向上,向下)2.特殊句式:变式句:(1)介词结构后置①青出于蓝,而青于蓝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定语后置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3.固定用法: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无以:没有用来……的方法。4.一词多义:见书后练习八.本文设喻的特点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2.设喻方式多样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九.理解文言文中单音节词与白话文中的双音节词的区别和联系附(1)学不可以已——学不可以已,贵于勤也。—
6、—学贵于勤(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勤学者,非聪颖也,而致成功——勤学者,以博学故,而致成功之境。(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故君子善假于物也。附:2000年高考文言文语段晋武帝赐见,语及平生。帝叹其父清,谓威曰:“卿清孰与父清?”威对曰:“臣不如也。”帝曰:“以何为不如?”对曰:“臣父清恐人知,臣清恐人不知,是臣不如者远也。”官至前将军、青州刺史,太康元年卒,追赠镇东将军。1.选出古今义相同的一项()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B.蚓无爪牙之利C.用心一也D.先帝不以臣卑鄙2.下列四组句子,加点的词意义和
7、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B.C.D.3.从下列四句中,找出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B.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C.求人可使报秦者D.人马烧溺死者甚众4.翻译下文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①。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①。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基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面临百刃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③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④,与之俱黑。兰槐⑤之根为芷,其渐⑥之⑦滫⑧,君子不近,庶人不服⑨。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⑩必就士
8、,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注释:①苕:芦苇的穗②系的处所使它这样③蓬:草名④涅:黑泥⑤兰槐:香草名⑥渐:侵⑦之:指“芷”⑧滫:臭水⑨服:佩戴⑩游:有目的的旅行[参考答案]http://www.DearEDU.com1.C2.D3.B4.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