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1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1

ID:29494276

大小:73.5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1_第1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1_第2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1_第3页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1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化学平衡的移动》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化学平衡的移动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移动的概念。2.掌握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重点: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教学难点:改变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中的一个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分别有何影响。教学过程:一、化学平衡的移动1.概念:改变外界条件,破坏原有的平衡状态,建立起新的平衡状态的过程。2.移动的原因:外界条件发生变化。3.移动的方向:由v正和v逆的相对大小决定。①若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②若V正=V逆,平衡不移动。③若V正<V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1.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

2、响[活动与探究]:已知铬酸根和重铬酸根离子间存在以下平衡:2CrO42-(黄色)Cr2O72-(橙色)+H2O,进行以下实验:[实验1]向试管中加入4mL0.1mol/LK2CrO4溶液,滴加1mol/LHNO3溶液数滴,现象_____________,结论:化学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实验2]将上述溶液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滴加1mol/LNaOH溶液,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和另一份溶液对比得出结论:化学平衡向_________方向移动。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小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______方向移动;减小反

3、应物的浓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浓度,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思考:1.在硫酸工业中制取三氧化硫时,通过向反应体系中通入过量空气,目的是什么?2.在工业合成氨的生产过程中,人们通过向合成塔中通入过量氮气来提高氢气转化率,请用所学知识解释。练习:CuCl2溶液有时呈黄色,有时呈绿色或蓝色,这是因为在CuCl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蓝色)+4Cl-[CuCl4]2-(黄色)+4H2O现欲使溶液由黄色变为黄绿色或蓝色,请写出两种可采用的方法:方法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压强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交流与讨论]:1.根据教材P49中图2-21的数据,分析压强改变是如何影响合成氨的平衡的?2.写出下列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利用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的变化来解释增大或减小体系的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可逆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改变压强对平衡的影响增大压强减小压强N2(g)+3H2(g)2NH3(g)N2O4(g)2NO2(g)FeO(s)+CO(g)Fe(s)+CO2(g)结论:对于可逆反应:aA(g)

5、+bB(g)cC(g)+dD(g)(1)若a+b>c+d,增大压强平衡向_______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_______方向移动。(2)若a+b=c+d,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平衡_______移动。(3)若a+b

6、_____,说明平衡向________方向移动;其中一支试管置于冰水中,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平衡向_______方向移动。结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_________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方向移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夏特列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问题探究]已知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

7、H2(g)2NH3(g)△H=-92.4kJ/mol,试讨论分析为了提高氨的产率及产量,应采取哪些措施?[课堂练习]1.某研究单位把空气中的CO2浓度提高3~5倍,O2的浓度尽量减少,结果使C6H12O6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从反应6CO2+12H2OC6H12O6+6H2O+6O2试解释增产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煤的气化方法之一是:使煤和水作用生成CO和H2,C(s)+H2O(g)CO(g)+H2(g),这是一个体积增大的吸热反应,工业上常在高温(1273K

8、)、加压(1.5X106Pa)条件下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