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40598
大小:21.4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9
《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报告 一、成华区教育基本情况 成华区是1990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成都市新区,地处主城区东北部,幅员面积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万人,流动人口万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全区现有公办中小学、幼儿园41所,公办在职教职工3980人,在校中小学生万人。全系统共设党支部45个,共有党员1780名,占公办在职教职工总人数的%。 成华区曾经是成都工业文明的摇篮。建区之初,全区的学校大多在
2、农田和厂房的怀抱中,驻区企业办子弟校、乡级农村学校占我区教育半壁江山,与区属学校、市属学校共同构成了我区教育“三元结构、四分天下”的分散发展格局。 建区以来,成华区委、区政府面对区域企业办学、农村办学、农民工子女教育任务极其繁重的区情实际,始终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历经“子弟校剥离、农村校收编、市属校下放、举办民工子女校”等重大历史性变革,成功实现.了从“分散薄弱”走向“统筹均衡”的历史性跨越。 二、成华区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目前,土建、
3、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近几年来,我区教育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一直致力于办学体制、发展模式的大胆改革,素质教育、人才培养方式的不断创新,大力开展“全国和谐教育实验区”建设,大力实施区域优质教育全覆盖、学校特色品牌发展、教育集团发展等战略,努力构筑“生态成华·和谐教育”,促进了全区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为成华经济社会发展提供
4、了良好的教育服务环境和人才保障,为成都教育改革的春天增添了片片新绿,许多工作走在了省市乃至全国的前列。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第一,围绕办学体制改革,提升教育一体化水平。一是全面完成企业办学分离改革。从1998年起,历时8年,耗资3亿,完成了全市体量最大的驻区子弟校分离改革工作,全面结束了企业办学的历史
5、,翻开了成华教育新的一页。二是率先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年,在全市率先打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大会战。通过,,改革管理体制,29所乡村学校全部上挂区政府统一管理,700余名教师、2万名学生全部进入政府公办学校,随即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彻底打破了城乡教育二元结构。成华区城乡教育均衡走在了全市的前列,成为成都均衡教育的亮点。三是不断提升市属下划学校质量。为了配合成都市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年,成华区接收了11所市属中学,彻底结束了教育管理体制“三分天下”的格局,真正实现.了区域教育管理一盘棋格局。四是努力破
6、解民工子女上学难题。*年,成立四川省第一家农民工子女学校——成华区红花学校,并在全市率先全面开放公办学校接收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建立健全了农民工子女就学保障体系。截止目前,在我区就读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已达万多人,占全区义务教育段学生总数的%。今年,红花学校%的孩子升入了省重点高中就读。*年,学校学生合唱队参加“全国第二届少儿合唱比赛”得银奖。成华区农民工子女公平教育走在了全省的前列,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赞誉。 第二,围绕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优质教育全覆盖。一是实施“一带四区”优质均衡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二环路优质教育发展
7、带,猛追湾、北部新城、龙潭新城、东方新城优质教育发展区,努力实现.优质教育全域化。二是实施“三位一体”特色品牌发展战略。提升现有品牌,打造新兴品牌,引进优质品牌,实现.全区学校品牌特色发展。三是实施“雪球滚动”集群组团发展战略。按照优质教育全域覆盖规划,以市、区名校集团为核心,通过,,同质整合、异质融合、“公办+民办”、“名校+新校”、“名校+弱校”等形式,组成跨段、跨区、跨体制等多种雪球发展共同体,在球核学校的带动下,实现.各级各类学校集群、组团、成片发展,从而引发“滚雪球”效应,使区域教育的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办学品质不
8、断提升。目前,土建、装潢和改造工程接近尾声,设备政府采购基本到位,人员招录工作方案已上报,整个工作紧张、有序、高质地往前推进。近年来,社区问题越来越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社区建设的试验和探索在全国开展起来,初步形成了上海模式、沈阳模式、江汉模式和青岛模式 第三,围绕三全三走思路,建立人才培养新模式。一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