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408594
大小:83.0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19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人生寓言》教案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人生寓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2、正确理解寓言的含义,并简要概括寓意;3、明确对待财富和厄运的人生态度。二、教学重点:学会从寓言的关键情节入手,揣摩寓意,理解寓言的现实意义。三、教学难点:体会《白兔和月亮》中的精美语言、《落难的王子》中的巧妙构思。四、教学方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感知寓言的故事情节,加深印象,体会寓意的表达。在朗读中品味寓言寄托的人生哲理。2、问答法:根据寓意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通过问答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达的能力。3、点拨法:点拨知识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
2、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启发学生比较思考。五、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六、教学过程1、导入开始新课之前,请同学看看黑板上这两个词语(板书“幸运”与“不幸”),它们是什么关系?(反义词)那么,同学们能不能说说,对于你而言,什么事是幸运的,什么事又是不幸的?(学生给出回答)如果能够选择,你会选择幸运还是不幸?当然了,我们一般都会选择幸运的事,好事。然而,幸运的事并非总能给人带来快乐,不幸的事也不一定完全没有价值。接下来,我们将进入今天的课程,一起来认识一只幸运的兔子和一位不幸的王子,看看他们的遭遇给他们带来了什么。2、文题解释寓言:文学体裁的一种。以散文或韵诗
3、的形式,讲述带有劝谕或讽刺意味的故事。结构大多短小,主人公多为动物,也可以是人或非生物。主题多是惩恶扬善,多充满智慧哲理。素材起源于民间传说。西方文学中最著名的寓言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盛行寓言,有不少保留在《庄子》《韩非子》等著作中。人生寓言:寄托人生哲理的寓言3、作者简介周国平:当代著名哲学家、学者、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78年获哲学硕士、博士学位;1981年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除了不少哲学著名作品和翻译外,周国平还写了大量的散文随笔与童话之类的作品,并产生了广泛的重大
4、影响。其散文常用于文学的形式谈哲学,充满了人生的智慧和哲学的美丽;他的作品以其文采和哲理赢得了无数读者的青睐。4、疏通字音词意教师范读“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提示学生标注不懂的拼音,解答学生对词意的疑惑。5、《白兔与月亮》整体感知全班齐读《白兔和月亮》,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问题,要求学生读完后回答。(1)这则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寓言写了一只与众不同的白兔,她懂得赏月,诸神之王便把月亮赐给她。然而赏赐却勾起了白兔无穷的得失之患,失去了赏月的乐趣,于是白兔请求诸神之王撤销赏赐。(1)白兔赏月的心态前后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发生变化?之前是心旷神怡
5、、无忧无虑的美好心境;后来是紧张不安、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的心理。发生变化的原因是月亮从不属于白兔变成属于白兔。讲解:联系课文第一段,第三段中描写白兔心理的句子,分析说明。(2)白兔为什么请求诸神之王撤销决定?因为白兔在前后不同的赏月体验中悟出一个道理,拥有巨大的财富并非好事,反而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失去了生活的乐趣。3、《白兔和月亮》探讨研究(1)寓言最后为什么将人类与白兔对比,作者的用意是什么?运用对比的方法,指出人类慧心已泯,对人类的占有欲望进行讽刺。(2)白兔得到月亮后必然会产生得失之患吗?有无得
6、失之患的关键在哪里?说“必然”显绝对化,当然是不对的,但从实际情况看,应该说是很容易,乃至极容易产生得失之患。有无得失之患,关键是有没有能力保卫财富,不怕别人抢去偷去,就没有得失之患。(3)我们可以从白兔身上学到什么?(这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要想发现欣赏事物的美,就不能抱一种占有的态度,拥有巨大的利益会勾起无穷的得失之患。(4)这则寓言语言精炼优美,你喜欢里面的哪些用词,为什么?7、《落难的王子》整体感知(1)全班齐读《落难的王子》,读完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话简单复述寓言。(2)分角色朗读,请三位同学分别朗读王子、我、他人的话语,其他同学负责旁白。要
7、求学生能够读出句子的语气,把握人物情感。8、从寓言中的三处变化入手,讲解课文,体会寓言构思的巧妙。(1)王子的性格变化:从第一段中的神态和语言描写,可看出王子的感情极端脆弱,为下文起铺垫作用。第三段我遇到王子,听到他的遭遇而发出同样的叹息,王子这时却是“正色道”,“正色”与“流泪叹息”形成反差,说明王子在厄运中变得坚强。(2)叹息发出者的变化:“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第一次由王子听闻别人的不幸发出,第二次由我听闻王子的不幸发出,第三次由他人听闻我的不幸发出。说明人们对厄运的认识是相似的,都怕厄运落到自己头上,同时揭示了厄运具
8、有普遍性,谁都有可能遭受厄运。叹息的三次出现,意味深长,告诫人们厄运是难以避免的,应当正确对待。(3)从第三人称到第一人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