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9072545
大小:282.00 KB
页数:47页
时间:2018-12-16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7-8单元导学案 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导学1第一节植物的生殖【学习目标】1.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重点)2.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难点)3.通过探究活动,尝试植物的扦插。【学习过程】一.预习内容1.“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采取的方法是( )A.嫁接 B.分根 C.扦插 D.杂交2.嫁接的方式可以获得( )A.与砧木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 B.与接穗相同的植物体的性状C.与砧木、接穗相近的植物体的性状 D.砧木和接穗相
2、结合的性状3.下列进行无性生殖的植物是()。A.向日葵 B.椒草 C.小麦 D.高粱4.梨、桃等的栽培通常用()来繁育优良品种。A.嫁接 B.种子 C.扦插 D.压条5.园艺师将一株单色的菊花培育成具有多种颜色、多种花形的“塔花”,采用的繁殖方式是()A.扦插 B.嫁接 C.压条 D.杂交二.班内活动6.春季,在用杨树枝条进行扦插繁殖时,把枝条上所有的芽去掉,这样是否影响成活?为什么?7.马铃薯通常是用它的块茎来繁殖的,农民在种植马铃薯时,先把块茎用草
3、木灰肥沾一下,然后再埋入土壤里,请想一下农民这样做的道理。三.课堂达标8.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_________。9.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使植物组织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通过细胞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快速发育成新植株的高新技术手段。10.生命在生物圈中的延续和发展,最基本的环节是生物通过_________,世代相续,生生不息。四.作业建设11.在生产
4、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等无性生殖的方式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12.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哪组属于无性繁殖()①鼠尾草靠丸花蜂传粉繁殖后代;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③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④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⑤竹鞭节上的芽可以形成竹笋,进而长成新竹子;⑥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13.看图填空根据图一和图二,请回答下列问题。(1)嫁接包括两种方式,图一所指的方式
5、是_________,图二所指的方式是____________。(2)两种嫁接方式的不同在于接穗不同,图一是用________做接穗,图二是用__________做接穗。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七单元生命的延续和发展第一章生物的生殖和发育导学2第二节昆虫的生殖和发育【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重点)2.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难点)3.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学习过程】一、预习内容1.下列生物不进
6、行变态发育的是( )A.青蛙 B.家蚕 C.家燕 D.蝗虫2.在家蚕个体的发育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A.变态发育 B.不完全变态 C.完全变态 D.个体发育3.蟋蟀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个发育过程称为()。A.不完全变态 B.完全变态 C.变态发育 D.不变态发育4.蜜蜂完全变态发育的正确过程是( )。A.幼虫→卵→蛹→成虫 B.卵→蛹→成虫C.卵→幼虫→蛹→成虫 D.卵→蛹→幼虫→成虫5.下列不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
7、虫是()。A.菜粉蝶 B.螳螂 C.家蚕 D.蝇6.目前,一些地方把“植桑养蚕”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下列关于家蚕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有性生殖,完全变态 B.有性生殖,不完全变态C.无性生殖,完全变态 D.无性生殖,不完全变态7.蝗虫的发育要经历卵、幼虫、成虫3个时期,若虫与成虫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A.若虫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没有成熟 B.若虫身体较小,无翅,无外骨骼C.若虫身体
8、较小,生殖器官发育成熟 D.若虫身体较小,有翅,有外骨骼8.昆虫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吃青菜叶的菜青虫是菜粉蝶的幼虫 B.捕杀蝗虫的最佳时期是在蝗虫的成虫期C.适当延长家蚕的幼虫期有助于提高蚕丝的产量 D.蜜蜂的发育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4个时期9.生命世界真奇妙!美丽的蝴蝶竟是由"毛毛虫"变成的。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与蝴蝶相似的是()①家蚕②蝗虫③蜜蜂④蟋蟀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二.班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