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 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试题(含解析)

2018高考政治 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试题(含解析)

ID:29067091

大小:613.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8-12-16

2018高考政治 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18高考政治 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18高考政治 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18高考政治 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18高考政治 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高考政治 专题36 求索真理的历程试题(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36求索真理的历程一、考点解读1、高考考点(1)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3)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4)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22013版最新教材修改变动本部分新版教材无变动3考生记忆手册(可单独打印)3年高考2年模拟1年原创精品高考系列专题36求索真理的历程(记忆手册)(一)实践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其一,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其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

2、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2.实践的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实践的构成要素——主体、手段和对象是客观的。实践的主体是人,实践的手段是物质性的工具,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事物。实践活动的过程是物质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及其结果也受到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因而也具有客观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实践给客观世界打上了深深的人的活动的烙印。(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的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

3、件的制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3.全面把握实践的含义应注意以下几点(1)实践以人为主体,这意味着实践是人类特有的活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2)实践不是纯粹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它是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3)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4)不能扩大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整个世界的活动”;也不能缩小实践的外延,如不能认为“实践是人们改造自然界的活动”或“实践是人们改造社会的活动”。(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在实践活动中,人们借助于

4、一定的工具作为手段,同客观物质对象发生关系,使客观对象发生某种改变,并从中获得对客观事物的认识。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人们在实践中不断遇到的新问题、产生的新要求,推动着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2)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类认识的发展。(3)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不断深化。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要检验一种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就必须超出认识的范围,从认识之外寻找判断认识是否与客观事物相符合的标准。(2)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才能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唯一能够满足这一要求的,就是处

5、在主观和客观交汇点上的实践。通过实践,人们可以把自己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在这一过程中,人们把指导自己实践的认识和实践所产生的结果加以对照,从而检验认识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三)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原理(世界观):实践和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于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现实意义(方法论):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

6、要的基本观点。我们既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又要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同时,我们要避免教条地对待理论,反对思想僵化的观点。(四)真理1.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它不以人的意志(包括权力、地位等)为转移。真理和谬误二者的界限不容混淆。2.正确理解真理的客观性(1)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一种认识符合客观对象就是真理,否则就是谬误。(2)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最基

7、本的属性就是客观性。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只能看它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合,而绝不能因人而异,或以某些人的主观需要为转移。(3)真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因为:真理的内容来自于物质世界的客观事物及规律。真理内容的客观性,决定了在同一时间、地点、条件下,对同一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4)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应当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1)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