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数学 课时作业19 向量应用举例 北师大版必修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作业19 向量应用举例
2、基础巩固
3、(25分钟,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1.已知平面内四边形ABCD和点O,若=a,=b,=c,=d,且a+c=b+d,则四边形ABCD为( )A.菱形 B.梯形C.矩形D.平行四边形解析:由题意知a-b=d-c,∴=,∴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故选D.答案:D2.一质点受到平面上的三个力F1,F2,F3的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已知F1与F2的夹角为60°,且F1,F2的大小分别为2N和4N,则F3的大小为( )A.6NB.2NC.2ND.2N解析:由向量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及力的平衡,得
4、F3
5、2=
6、-F1-F2
7、
8、2=
9、F1
10、2+
11、F2
12、2+2
13、F1
14、·
15、F2
16、·cos60°=22+42+2×2×4×=28,所以
17、F3
18、=2N.答案:D3.河水的流速为2m/s,一艘小船以垂直于河岸方向10m/s的速度驶向对岸,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 )A.10m/sB.2m/sC.4m/sD.12m/s解析:由题意知
19、v水
20、=2m/s,
21、v船
22、=10m/s,作出示意图如右图.∴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
23、v
24、===2(m/s).答案:B4.在△ABC中,AB=3,AC边上的中线BD=,·=5,则AC的长为( )A.1B.2C.3D.4解析:因为=-=-,所以2=2=2-·+2,即2=1
25、,所以
26、
27、=2,即AC=2.答案:B5.在△ABC中,有下列四个命题:①-=;②++=0;③若(+)·(-)=0,则△ABC为等腰三角形;④若·>0,则△ABC为锐角三角形.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③④解析:因为-==-≠,所以①错误.++=+=-=0,所以②正确.由(+)·(-)=2-2=0,得
28、
29、=
30、
31、,所以△ABC为等腰三角形,③正确.·>0⇒cosA>0,所以A为锐角,但不能确定B,C的大小,所以不能判定△ABC是否为锐角三角形,所以④错误.故选C.答案:C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6.如图所示,一力作用在小车上,其中力F
32、的大小为10牛,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当小车向前运动10米时,力F做的功为________焦耳.解析:设小车位移为s,则
33、s
34、=10米,WF=F·s=
35、F
36、
37、s
38、·cos60°=10×10×=50(焦耳).答案:507.点P在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v=(4,-3)(即点P的运动方向与v相同,且每秒移动的距离为
39、v
40、个单位).设开始时点P0的坐标为(-10,10),则5秒后点P的坐标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知,=5v=(20,-15),设点P的坐标为(x,y),则解得点P的坐标为(10,-5).答案:(10,-5)8.一只鹰正以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方向向
41、下飞行,直扑猎物,太阳光从头上直照下来,鹰在地面上的影子的速度是40m/s,则鹰的飞行速率为________.解析:设鹰的飞行速度为v1,鹰在地面上的影子的速度为v2,则
42、v2
43、=40m/s,因为鹰的运动方向是与水平方向成30°角向下,故
44、v1
45、==(m/s).答案:(m/s)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9.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且AE=FC=AC,试用向量方法证明四边形DEBF也是平行四边形.证明:设=a,=b,则=-=-a=b-a,=-=b-=b-a,所以=,且D,E,F,B四点不共线,所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10
46、.如图所示,在某次抗震救灾中,一架飞机从A地按北偏东35°的方向飞行800km到达B地接到受伤人员,然后又从B地按南偏东55°的方向飞行800km送往C地医院,求这架飞机飞行的路程及两次位移的和.解:设,分别表示飞机从A地按北偏东35°的方向飞行800km,从B地按南偏东55°的方向飞行800km,则飞机飞行的路程指的是
47、
48、+
49、
50、;两次飞行的位移的和指的是+=,依题意有
51、
52、+
53、
54、=800+800=1600(km),又α=35°,β=55°,∠ABC=35°+55°=90°,所以
55、
56、===800(km),其中∠BAC=45°,所以方向为北偏东35°+45°=80°,从而
57、飞机飞行的路程是1600km,两次飞行的位移和的大小为800km,方向为北偏东80°.
58、能力提升
59、(20分钟,40分)11.在▱ABCD中,AD=1,∠BAD=60°,E为CD的中点,若·=1,则AB的长为( )A.1B.C.D.解析:设AB的长为a(a>0),因为=+,=+=-,所以·=(+)·=·-2+2=-a2+a+1.由已知,得-a2+a+1=1.又因为a>0,所以a=,即AB的长为.答案:B12.已知P为△ABC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则△APB的面积与△APC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解析:5=+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