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及理论基础.doc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及理论基础.doc

ID:28841319

大小:40.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2-14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及理论基础.doc_第1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及理论基础.doc_第2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及理论基础.doc_第3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及理论基础.doc_第4页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及理论基础.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阐释及理论基础.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二节相关概念的阐释及理论基础一、概念界定本文的研究将涉及到均衡、区域均衡、师资均衡配置、教育均衡、义务教育等主要概念,要对这些概念下一个概括、抽象的定义并不困难,而且已经有很多这样的定义,但具体到本研究中它们究竟意味着什么,却需要重新厘定,需要进行操作化的界定或说明。(一)均衡和区域均衡均衡是一个运用很广泛的概念,很多领域都把“均衡”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和分析问题的思路或方法,如在物理学中,当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时,物体所处的状态称之为平衡状态或均衡状态;在法学中,均衡主要是指公民的权利所达到的普遍化和平等化的状态。因此,随着研究对象或问题的不同,人们对“均衡”

2、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大相径庭。一般认为,“均衡”即“平衡”。《辞海》对“均衡”的解释是:“矛盾的暂时的相对的统一或协调,事物发展稳定性和有序性的标志之一。平衡是相对的,它与不平衡相反相成、相互转化。一般可分为动态平衡和静态平衡。”可见,“均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与“公平”概念相似。均衡是相对的、发展的、差异性的均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绝对的,是一个动态调整、螺旋上升的过程。本文的研究就是着眼于追求优质的、动态的师资均衡配置,以促进义务教育城乡、学校之间的共同发展、共同提高。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区范围,是“标示某种特定空间范围的地理单位,它在一定的自然地理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展起来,具有一定的内部

3、结构和承担一定的社会功能,并与其它因素(如政治、经济、文化等)相结合而形成相应的具有独特个性的地域系统。”①它是地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但其它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学科也都运用区域这一概念研究一定地区范围之内的经济、社会、教育等问题。一般来说,人类的实践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区域中进行,并受其影响和制约,所以根据实践活动的不同特点,可以把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行政区、经济区、文化区、教育区、工业区或商业区等等。(二)师资均衡配置实现师资的均衡配置,首先需要明确师资的内涵及其构成、均衡的基本理念以及配置的具体所指,这是正确处理师资、均衡与配置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首先,师资是指可以当教

4、师的人才(《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97年修订本),又称教师,是教育人力资源的重要载体。一般来说,所谓人力资源,是指蕴藏在个人身上的能够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劳动能力,其本质是个人所具有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统称为劳动能力。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属性,从数量上来说,人力资源的数量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数量;从质量上来看,人力资源的质量指个人所具有的体质、文化水平、知识与技能等个人内在的质的规定性。同理,师资也有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的属性,从数量上来说,就是指一定范围内教师的数量,包括专任教师数量、代课教师数量、比例数量(如生师比)等;从质量上来说,就是指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

5、水平、教育科研能力、学历水平、职称水平等。此外,师资队伍还存在一个结构问题,根据不同的标准,师资队伍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主要包括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教学人员与教辅人员比例结构等。师资的数量、质量和结构对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与教育质量具有直接的影响。本文的师资是指中小学的专任教师,其数量、质量和结构在不同学校中的配置不均衡是本研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其次,配置简单地说就是分配、安置,即根据需要对人力、物力或财力进行分配。从操作层面来说,这涉及到配置的主体、客体、范围、配置标准等基本问题。在本论文中,师资均衡配置的主体是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配置的客体是中小学专任教师,其中包括教师

6、的数量、质量和结构三个方面的内容,配置的范围是区域内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而配置标准则是城乡、学校之间师资力量的相对均衡。因此,概括来说,师资均衡配置就是配置主体根据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对师资的合理分配与安置。师资配置的均衡状态可从三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合格教师的数量能够满足教育发展整体需求;二是教师的素质达到一定时期国家提出的质量标准;三是教师队伍的结构与教育发展需求结构相符。(三)教育均衡发展狭隘的经济发展观在我国带来的是区域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正是经济发展不均衡的一种映射。当狭隘的经济发展观日益为多元的人文发展观替代的时候,教育领域的非均衡发展向均衡发展过渡也自

7、然在情理之中。在我国,教育均衡发展问题的研究和实践是近几年的事。以2002年3月《人民教育》发表的《为了每一个孩子的幸福成长——山东省寿光市教育均衡发展透视》一文为标志展开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探讨和争鸣。从此,均衡发展问题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原教育部部长助理、基础教育司司长李连宁认为,教育均衡发展包括三个层面:区域之间,有一个地区和城乡之间均衡发展的问题;学校之间,是在一个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均衡发展的问题;群体之间,应该关心弱势群体的教育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