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doc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doc

ID:28821483

大小:147.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14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doc_第1页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doc_第2页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doc_第3页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doc_第4页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一章: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第一节:生平及思想发展一、鲁迅的生平(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一)前期:1、少年生活和叛逆精神(1881——1898)2、南京求学和爱国思想(1898——1902)3、留学日本与追求探索(1902——1909)4、辛亥革命与沉默苦闷(1902——1909)5、文学革命的主将(1917——1927)(二)后期:上海十年的思想与创作(1927——1936)二、鲁迅的创作1、文体:小说、散文、杂文、古典文学研究著作、论文、书信集2、时间:1907《人之历史》——1936年10月逝世前《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3、数量:3本短篇小

2、说集;1本散文诗集;16本杂文集;1本书信集;多种学术著作《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三、鲁迅的思想史、文化史意义1、思想史意义:完成了“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转型2、文化史意义:著述的开创性、示范性与深远影响四、鲁迅的思想发展轨迹1、进化论思想2、个性解放思想3、改造国民性思想4、“反抗绝望”的人生哲学第二节《狂人日记》、《阿Q正传》《狂人日记》: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短篇小说一、思想内容——封建家族制度及封建礼教“吃人”二、狂人的形象狂人是象征意义上的狂人,又是象征意义上的,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形象。一个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三、狂人日记的艺术特点

3、1、文本具有高度的概括性2具体性3象征性4跳跃性现代“国人沉默的灵魂”,批判国民性的经典之作—《阿Q正传》第三节《呐喊》《彷徨》: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卓越开端与成熟标志一、《呐喊》《彷徨》的思想内容1、小说集《呐喊》 时间:1923.8数目:1918——1922年,14篇。 2、小说集《彷徨》《彷徨》1926年北新局出版,收1924——1925年11篇小说。背景:鲁迅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分裂,一面独立地同反动势力进行着坚韧的斗争,一面暂时还没有看清历史发展的路径和前景,因而精神上有“寂寞”、“彷徨”之感。三、《呐喊》《彷徨》小说集杰出的艺术成就——《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

4、集·导言》“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A、“表现的深切”——思想内容(一)题材(劳动人民)——普通农民知识分子(原因)传统知识分子现代知识分子(二)独特的眼光(观察视角):着重表现病态社会里的人(知识分子和农民)的精神病苦。(三)深刻的主题:①批判国民性(四)叙事模式:外来者介入的尴尬与失语模式:外来者介入——→看/被看——→说/被说——→沉默、失语——→退场B、“格式的特别”艺术手法(一)对古典小说艺术的继承与突破(小说艺术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二)对异域营养的摄取(外国文学的借鉴)①俄罗斯文学——果戈里、契柯夫、陀思妥耶夫斯基②东欧弱小民族文学——波兰显克微支《炭画》③日本文学

5、——夏目漱石;厨川白村《苦闷的象征》(三)个性的独特与创造与天才的艺术想象力①总体风格——“热烈”与“冷峻”相结合①表现形式——深厚的感情有机融合于冷静的客观描写第三节:《野草》和《朝花夕拾》一、散文诗集《野草》和散文集《朝花夕拾》概况《野草》:1924.9—1926.4;《语丝》23首散文诗。1927年结集出版,增写《题辞》一篇。总题名为《野草》。《朝花夕拾》:1926年2月—11月,最初在《莽原》连载,总题为《旧事重提》,1928年结集出版时改为《朝花夕拾》并由鲁迅加作一篇《小引》,篇目增加为11篇。二、文体意义三、创作心理分析与两种散文体式四、散文诗集《野草》的思想内容及

6、艺术特色(一)思想内容1、剖析内心世界的矛盾,展现迷惘、苦闷、自省、彷徨等情绪。2、对自我存在价值——顽强战斗精神的展示与歌颂。3、广泛的社会批评和人生批评。①社会批评——抨击社会黑暗面。《淡淡的血痕中》(三一八惨案);《我的失恋》(青年社会问题)②人生批评——《复仇》“看客”;《求乞者》(二)艺术特点:1、象征主义艺术方法的广泛运用2、大量运用梦境和意识流的表现手法3、文体的独创性和多样化。4、语言凝练,文辞优美5、有些篇章比较晦涩,难于理解。五、散文集《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一)思想内容:(二)艺术成就:二、鲁迅的杂文(一)杂文内涵(定义):杂文:又称杂感,是指用

7、现代白话文写作的篇幅短小,手法灵活的社会批判和文明批判文章。目的是对于有害于时代的事物给以反响或抗争。它的内在精神就是现实战斗精神和现代反抗意识。(二)创作概况举足轻重的地位;1925年以后主要创作转向;17本杂文集;《鲁迅全集》书影(一)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1、社会意义:2、文体意义:(四)创作分期—教材P314(分期;杂文集;思想内容;艺术特色)1、形成期(1918—1925)——《热风》、《坟》2、发展期(1925—1927)——《华盖集》、《华盖集续编》3、成熟期(1927—193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