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745074
大小:728.54 KB
页数:260页
时间:2018-12-13
《成唯识论文白对照完整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题解 《成唯识论》意谓以性、相、位三分成立《唯识三十颂》的道理。什么是唯识呢?唯识宗把万事万物分为五位,再进一步分为百法,这五位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所谓「唯识」,意思是说,这五位都离不开识,心法是识的自相,心所法是识的相应,色法是识所变,不相应行法是识的分位,无为法是识的实性。所谓「唯识」,就是说世界上只有识,除识之外的其他东西,只不过是识的幻影而已。 《成唯识论》又称为《净唯识论》,这是用比喻来说明问题。真如性净,但被客尘(烦恼)所染,如果不进行修行,不去掉尘垢,这种洁净的性质就显现不出来。就像一块蒙上尘垢的珠宝一样,尽管本性是光洁的,但不经过磨擦,不去掉尘垢
2、,这种光洁的性质就显现不出来。《成唯识论》用这种比喻教导人们根据佛的教诲去修行,去掉不符合佛教义理的污垢,达到涅盘成佛的最终目的。 一般来说,唯识依据的经典是六经十一论,六经如下:《大方广佛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没汉译)、《阿毘达磨经》(没汉译)、《楞伽经》、《厚严经》(没汉译)。十一论是:《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经论》、《分别瑜伽论》(没汉译)、《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观所缘缘论》、《阿毘达磨杂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瑜伽师地论》,这是唯识最根本的论典。但这部论太长,共一百卷,难以诵读,约于公元
3、五世纪,唯识学的创始人之一——世亲著《唯识三十颂》,亦称《高建法幢论》,用五言三十颂提纲挈领地讲述《瑜伽师地论》的唯识道理。前二十四颂讲唯识相,第二十五颂讲唯识性,最后五颂讲唯识的行位。 《唯识三十颂》太简,难懂,所以很多论师根据六经十一论竞相为之作注,竟有二十八家之多,其中著名的有十大论师:亲胜、火辨、德胜、安慧、难陀、净月、护法、胜友、胜子、智月。亲胜、火辨与世亲同时,安慧、净月与护法同时。(约六世纪中叶),胜友、胜子、智月都是护法的学生。在十大论师中,护法的唯识理论发展最完备,最有代表性。 玄奘留印期间,主要学唯识,回国后的译传也主要是唯识,成为唐代唯识宗的创始人。他译《唯识三十
4、颂》以后,想把十大论师的注释一一译出,这样做必定太繁。而且,十大论师的观点不尽一致,使人不知谁是谁非,难以适从,所以他的弟子窥基(公元六三二——六八二年)建议,以护法的观点为主,杂糅其它九师的理论主张。玄奘接受了他的建议,于显庆四年(公元六五九年)糅译成《成唯识论》十卷。 《成唯识论》现存六个版本:《频伽藏》本、《碛砂藏》本、《大正藏》本、《续藏》本、《藏要》本、《高丽藏》本。《藏要》本是迄今为止最好的一个版本,这个版本以南宋本为底本,对勘《高丽藏》本、明本及《述记》牒文。又用梵本《唯识三十颂》、藏本胜友等译《三十论颂》、陈本真谛译《转识论》对颂文进行了校勘,又用梵本安慧《三十唯识释》、
5、藏本胜友等译安慧《三十论释》、藏本胜友等译律天的《三十论疏》、陈本真谛译《转识论》等对长行进行了校勘。由此可见,《藏要》本是迄今为止校勘最细、可靠性最大的一个版本,所以本书以《藏要》本为底本卷一题解 《成唯识论》意谓以性、相、位三分成立《唯识三十颂》的道理。什么是唯识呢?唯识宗把万事万物分为五位,再进一步分为百法,这五位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不相应行法和无为法。所谓「唯识」,意思是说,这五位都离不开识,心法是识的自相,心所法是识的相应,色法是识所变,不相应行法是识的分位,无为法是识的实性。所谓「唯识」,就是说世界上只有识,除识之外的其他东西,只不过是识的幻影而已。 《成唯识论》又称为
6、《净唯识论》,这是用比喻来说明问题。真如性净,但被客尘(烦恼)所染,如果不进行修行,不去掉尘垢,这种洁净的性质就显现不出来。就像一块蒙上尘垢的珠宝一样,尽管本性是光洁的,但不经过磨擦,不去掉尘垢,这种光洁的性质就显现不出来。《成唯识论》用这种比喻教导人们根据佛的教诲去修行,去掉不符合佛教义理的污垢,达到涅盘成佛的最终目的。 一般来说,唯识依据的经典是六经十一论,六经如下:《大方广佛华严经》、《解深密经》、《如来出现功德庄严经》(没汉译)、《阿毘达磨经》(没汉译)、《楞伽经》、《厚严经》(没汉译)。十一论是:《瑜伽师地论》、《显扬圣教论》、《大乘庄严经论》、《集量论》、《摄大乘论》、《十地
7、经论》、《分别瑜伽论》(没汉译)、《辩中边论》、《唯识二十论》、《观所缘缘论》、《阿毘达磨杂集论》。其中最重要的是《瑜伽师地论》,这是唯识最根本的论典。但这部论太长,共一百卷,难以诵读,约于公元五世纪,唯识学的创始人之一——世亲著《唯识三十颂》,亦称《高建法幢论》,用五言三十颂提纲挈领地讲述《瑜伽师地论》的唯识道理。前二十四颂讲唯识相,第二十五颂讲唯识性,最后五颂讲唯识的行位。 《唯识三十颂》太简,难懂,所以很多论师根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