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8626459
大小:48.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2
《学习目标续写与评价任务的有效制定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学习目标续写与评价任务的有效制定策略研究——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轴对称》为例金轮小学黄若庆在传统课程设计中,教师首先关注的是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而不是根据既定的标准与目标来选择课程内容及组织相应的教学活动。早在30多年前,扎合莱克就已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他考察了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所遵循的模式,发现教师关心的是他们将给学生讲授什么,最关心的是内容问题。对此,韦盖斯和马克泰和提出了一种“逆向设计”的模式,将整个课程设计过程分为确定预期的目标(课程目标)、确定如何证明实现了预期的目标(评价标准)和规划学习经验和教学(学习活动)三步。因此,一个完整的逆
2、向设计应包括确立明确的目标,学习评价和学习经验的选择、组织以及具体的教学指导等有效的学习活动。只有依据这样的教学设计,我们才能回答在课堂中要将学生带到哪里去,到了没有,以及如何才能到达等问题。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思路才是清晰的。所以,在教学设计时,确定课时学习目标和评价在教学设计中尤为重要。这两方面也是教学设计者在教学设计中最拿捏不准的地方。现在就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轴对称》为例谈谈课时学习目标的学习和评价任务的有效制定。一、课标分析: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第二学段中对于《轴对称》的相关要求为:通过
3、观察,操作等活动,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补全一个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共两个层面的要求(中间用分号隔开)。教材分别通过两个例题来呈现这两方面的要求。在教材中,例1是借助方格图,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活动,探索轴对称图形的对应点与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特征的认识。呈现《课标》第一层面的要求。第二层面的要求主要通过例2来呈现。是在方格纸上,让学生根据对称轴的特征7探索补全一个轴对称图形的方法,也就是在方格纸上补全五角星。例2和例1不同,例1是已知一个轴对称图形,探索轴对称图形的
4、性质。例2是已知对称轴和轴对称图形的一半,要求补全轴对称图形,是利用例1的知识解决例2的问题。即先找到图上每条线段的端点,再借助对称轴,找到这些点的对称点,最后依次连接各个对称点,从而得到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通过补全轴对称图形,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两个对称点到对称轴的方格数(即距离)相等。但是第二层面的要求中又分为两个层次的要求。一个要求就是像例2一样补全对称轴横置或竖置的轴对称图形。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就是像练习二十第6题一样补全对称轴斜置的轴对称图形。二、确定学习目标在该课的教学中活动中,依据《课标》和学情制定了两个课时学习目标。但学
5、习目标先后进行了三次大的改动。第一次确定的目标为:1、教师通过看一看,数一数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2、通过例2的教学,学生能够总结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在这两个学习目标中,我们不难看出,两个目标分别针对两个例题的主要内容的。但是也有如下突出的问题。1、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而不应该是老师。第一次确定的两个学习目标的主体都是老师。两个目标都是描述的教师通过某项教学活动,使学生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学生在目标中处于被动的状态。2、目标的表现形式不清楚,无法
6、测量。在目标1中,未对“进一步”和行为动词“认识”加以界定。学生通过学习要达成的具体学习表现形式描述清楚。《课标》提到要“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这里行为动词为“认识”。“认识”同“理解”是同义词。依据《课准》对该行为动词的解释为“描述对象的特征和由来,阐述此对象与相关对象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这是依据小学数学教材有关“轴对称”的内容安排而言的。在小学阶段“轴对称”7相关的学习共安排了二次。二年级下册安排了一次,侧重于整体感受现象,帮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能够指出哪些具体的图形是轴对称图
7、形。四年级下册是第二次学习,侧重于通过画图等方式,体会轴对称的特点,是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的深化。结合相关行为动词和教学内容,在本课中对于《课标》描述“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及对称轴”对学生的要求就是学生能够结合具体例子描述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在方格纸中画出对称轴。3、在目标1中,学生的最终要达成的目标结果描述不清。目标1对于学生学习结果的描述是“探索和发现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轴对称图形到底有怎样的特征,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在目标2中,教师提到“学生能够总结补全轴对称图形的步骤和方法”,步骤和方法没有明确阐明。这样就使得目标的指向性不强,不具体,缺乏
8、操作性。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目的地不明确。4、简单地将教学内容等同于教学目标。教材中的两个例题,分别对应两个教学内容。其中例1主要对应的教学目标中的进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