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进中举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进中举

ID:28577394

大小:54.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1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进中举_第1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进中举_第2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进中举_第3页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进中举_第4页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教案)模板范进中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科语文年级九年级教学形式阅读教学教师郑雷明单位乐清柳市镇四中课题名称《范进中举》教学艺术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自己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自学一些课文内容。但作文水平低。《范进中举》之前有教读课《故乡》、《我的叔叔于勒》、《智取生辰纲》,学生学完这三篇教读课后,能够对小说的特点有所理解,所以能运用已学知识比较独立地阅读课文,并初步学会知识迁移。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参与课堂,用导(教师导)、讲(学生讲)、议(众人议)、移(知识迁移)的教学模式。同时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发表看法,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是自读课,所以文章内容的

2、细致分析不会是重点,而人物形象如何刻画,我们如何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才是本课要点。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小说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范进癫狂的丑态与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深刻地反映出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这篇文章运用了多种手法成功的刻画了范进、胡屠户等形象,是学生学习如何描写人物的好范文。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比较阅读,从比较中欣赏讽刺作品,感知艺术形象。 2、了解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进行讽刺的艺术。  能力目标:  1、以培养自读能力为主,训练学

3、生运用'比较法'进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让学生变换思维角度,培养他们用联系、发展的眼光看问题。思想及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与罪恶有进一步了解。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学习运用'比较法'阅读分析范进中举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进和胡屠户的人物形象。  2、难点:理解范进发疯的原因及对科举制度的批判。教学设想:  这篇文章内容生动、语言形象,在一课时教完,学生容易被其情节和语言所吸引,而不容易着眼于对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主导作用,引导学生不断发展兴趣,领会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艺术性。长课文尤

4、其要注意精讲,讲求适当的取舍。本文的关键在'中'字上,要抓住这一关节点生发开来,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之效,重点分析范进和胡屠户两个人物。教学过程一、导读(约3分钟)很多同学都喜欢漫画,那么,谁知道漫画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讨论后板书:讽刺)我们先来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一下漫画式的讽刺艺术。(板书:范进中举)这篇小说节选自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极具漫画式的讽刺色彩。这堂课我们采取自学为主的方式,依据老师发给大家的导读提纲来自学,不懂的先后分组自学。我们南北分组,比比看哪边的同学自学的效果好。(发导读提纲)回答正确的小组,老师在黑板上奖一粒葡萄。先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

5、(板书南北)二、自读(约15分钟)依据导读提纲第二大题自读课文。(注意:仔细巡视,查看学生自学情况,做到心中有数,适当调整安排教学。尽量不打扰学生)三、答疑(约20分钟,板书答案)注意事项:1、尽量让学生自己回答,倘若有不会的,老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点拨引导,促使学生思考。2、指导朗读范例形式:齐读或个人读。方法:体会感情,进入角色,以情带声。“噫!好了!我中了!”三个感叹号,说明感情强烈,表现了范进怎样的感情呢?(非常高兴)为何如此高兴?(中举了)这是表面现象,为什么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不敢相信)为什么不敢相信?(因为他20岁便考科举,几十年都考不中,一朝得中,

6、怎敢相信!)所以看了一遍又念一遍,当他确信无疑了,此时,在这个瞬间,联系文章,发挥想象,他脑子里会想些什么?(学生回答后小结:是啊,20岁便考科举,苦苦挣扎了一辈子,胡屠户的粗俗势力,众人的躲避冷遇,历历可见,刚才还在集市上为生计而卖鸡,而此时竟高中亚元,回首往昔,再看现在,如梦如幻。往日老丈人眼中的癞蛤蟆,即将成为众人心目中的——“青蛙王子”,如此的突然,又如此的确切,怎不让这痴迷功名一辈子的老范进狂喜疯喊呢!同学们,我们怎么读才能体现出范进复杂而强烈的感情呢?3、揭示主旨的引导社会()的风气引导提示:众人在范进中举前后的不同的态度说明了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前后(对比)讽刺了这样

7、一个(趋炎附势)的社会。()的范进引导提示:通过喜极而疯的(夸张)手法,说明了范进是一个(痴迷功名)的人物。四、小结(画漫画)(约4分钟)这篇文章极具讽刺意味,它是采用了什么方法达到讽刺目的的?对比夸张通过对比讽刺批判了那个粗俗势力,趋炎附势的社会。通过夸张讽刺嘲弄了这个为功名而痴迷癫狂的范进。文章尖锐的揭露了造成这种现象的本质原因: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好的,我们领会了这种讽刺艺术,现在我来教大家画漫画。(板书总结)请大家给这幅漫画起个名字吧!(痴迷功名的儒生、科举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