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历史教学预设与生成

有效历史教学预设与生成

ID:28547308

大小:3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10

有效历史教学预设与生成_第1页
有效历史教学预设与生成_第2页
有效历史教学预设与生成_第3页
有效历史教学预设与生成_第4页
有效历史教学预设与生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效历史教学预设与生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追求有效的高中历史教学的第一要务——目标的预设和达成一、对传统课堂目标评价标准的分析高考的存在,迫使教师把大量的精力用到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上来,对课堂评价标准基本上都流于形式,而教师则在授课中,以教材为中心,在课堂中反复落实教材,从而忽视了对学生“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培养与引导,使课堂教学价值没有得到全面的应有的体现。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往往指责教师对教材内容的落实不到位,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详略失当,对教材内容中的重点与难点突破不力等等。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下,教材只不过是学生学习的参考书。现在很多教师上课,如果

2、从原有的“以教材为本”评价标准来看,相当部分教师的授课都是符合重视引导学生学习知识与形成能力的好课。但是,如果以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去进行评价,则发现有不少教师的课堂教学仍然还是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其教学目标是不完整的,有的课堂教学甚至是失败的,没有一点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意识的差课。传统教学观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认识,即所谓课堂教学,无非就是传递书本知识,教学的成败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个人能力。因此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普遍存在目标片面化的倾向:第一、重知识轻能力。没有让学生了解到历史事件的原因之间、原因与过程之间、原

3、因与结果之间、过程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对“知识与能力”目标却不敢深化,似乎强调了知识就不符合新课标要求,重视能力就会落入传统教学的俗套。于是便有了一些不知所云的互动、游移离散的辩论、浅薄乏味的表白,看似华丽多彩,实则障眼烟云,完全是低效或无效的作秀。第二、重结果轻过程。将教学目标确定为标准答案的获得而不是寻找答案的过程。学生在教师“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的牵引下,机械地、一步步地被教师带进其预先设定的答案中。教师认为答案知道了,目标就完成了。这些教师对学情研究不透,包办多,讲得多,仅重知识的罗列与简单的梳理,练得少,

4、问题意识不强,互动交流少,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和培养,学生审题、解题及概括能力不足;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有一些教师更多地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他们把大量的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课堂上过度关注学生的体验和感悟,但是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却常常蜻蜓点水,不重视对知识点的落实、讲解,在学生尚未弄懂历史背景,也未了解其历史事件一般过程,或者仅有一些模糊认识的前提下就开始了对知识的挖掘、深化、创新,似乎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就不

5、符合新课程的要求了。事实上,新课程并不排斥或贬低知识本身,恰恰相反,是为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永远是第一位的。它既是学生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坚强基石。因此,准确全面地理解教学目标的真正含义,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保证。同时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能力培养对知识教学有很强的依存性,离开了历史基础知识,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历史线索和历史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

6、程中,教师一方面要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落实,另一方面,要克服追风逐潮的浮躁心态,引导学生老老实实地积累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把课程目标落到实处。所以,研究、解决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的评价问题显得十分必要及迫切,这不仅关系到对教师的教学评价问题,而且关系到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教学价值观的重新定位与学生的全面发展问题。二、高中历史新课程确定的目标评价标准教学的本质是一种学习活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的改革越来越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新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

7、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①显然,新课标指明了高中历史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重新定义的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评价标准,将学生的的知识学习与能力提高结合起来,同时加上对过程、方法和情感与价值观的评价。新课标确定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课程的价值追求,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首先,要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能熟练地掌握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

8、现象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特征,同时适度把握课堂教学的容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上课时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基本知识、重要历史概念、必备的史学理论)和难点内容的教学上,做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其次,要能通过阅读和其它途径提高学生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最后,能运用对历史事实的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